阿里民居上類似“邊瑪墻”的柴草與白墻形成鮮明的對比。吳祎/攝
阿里民居在形式上接近“邊瑪墻”的模式。 吳祎/攝
寺廟建筑中恢宏的邊瑪墻。
扎什倫布寺大殿上的邊瑪墻。 吳祎/攝
在藏區(qū),寺院建筑中的重要殿堂,如大的“扎倉” (寺院團體單位名稱,最大的單位為“措欽”,其下是“扎倉”,再下為“康村”,最小的單位是“米村”) 以及頌經(jīng)大堂女兒墻都是與白墻成鮮明對比的赭紅色墻體。由于它的材料是由藏語稱之為“邊瑪”的灌木樹枝捆扎、染色制成,所以叫邊瑪墻。
邊瑪墻從建筑角度來講,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是藏族建筑師利用當(dāng)?shù)夭牧希虻刂埔耍竽憚?chuàng)新,從而在建筑質(zhì)量、美觀雙方面均獲得了最佳效果。邊瑪墻是邊瑪枝干去皮、曬干,切成30公分長短,捆扎成手臂粗細壘砌而成的。砌筑邊瑪墻的時候,先把捆扎好的邊瑪樹枝鋪一層,再上加一層黏土夯實,這樣重復(fù)砌筑,到了頂部還要進行防水技術(shù)處理,墻體基本筑成后,在墻面上涂一層赭紅色的顏料,邊瑪墻就這樣形成了。這種墻體從建筑技術(shù)角度講,它可以減輕墻體頂部的重量,對高層藏式建筑的無疑有著很好的減重作用;從建筑外觀裝飾來講,邊瑪墻對建筑起到色彩對應(yīng)反差的裝飾作用,從而獲得視覺美感的效果。藏式建筑墻體色彩上白色是主流色,白色墻體上有了赭紅色的女兒墻和窗戶邊沿的黑色條,墻體顏色從單調(diào)變成了多彩,從輕淡變成了凝重,增加了整個建筑的莊重感。布達拉宮、大昭寺、以及三大寺給我們的感覺正是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