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甸這塊寶地,其開發(fā)歷史古老而悠久,遠古人類在境內留下了許多遺跡,遠者可上溯到舊石器晚期。1959-1965年,云南省第三地質大隊在小中甸西山一帶進行地質普查,在北起轄勒、南至三碧海近15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發(fā)現了大量打制石器。1959年,中央民族學院教師王恒杰在小中甸羊多河北岸區(qū)哇丁山坡上發(fā)現了一處新石器遺址,出土了一磨制石斧殘段,同時出土若干陶片,其燒制技術比維西哥登出土的還原始,遠較德欽永芝、納古及中甸尼西石棺墓中出土的粗拙。建塘鎮(zhèn)以覺茸為中心的西山一帶及金沙江沿岸山坡,時有零星磨制石斧發(fā)現。
石棺文化博物館
1988年3-4月,云南省考古隊對尼西石棺墓進行搶救性發(fā)掘,在克鄉(xiāng)、奔東共清理61座石棺墓,出土隨葬品雙耳陶罐8件、大小單耳陶罐3件、青銅劍2件、骨器6件、海貝7件、綠松石3枚、管珠26件、手鐲等有機質環(huán)多件、紡輪一件,這些經碳14測定,為距今2850±80或2810±80年的西周時期遺跡。此后,經迪慶州博物館、中甸縣文化局、中甸縣志辦調查,中甸境內東旺、金江、上江、虎跳峽、三壩等鄉(xiāng)(鎮(zhèn))還廣泛分布著石棺墓,其年代有的比尼西石棺墓還要早,隨葬品全為石箭鏃、石針,有的則延續(xù)至唐、宋時期,棺內已由肉身葬改為火葬,儼然是一個石棺文化博物館。
新石器晚期的巖畫
中甸金沙江巖畫分布于虎跳峽口至四川無量河下游長約60公里、寬3-5公里的金沙江沿岸狹長地帶,經查明的有三壩東壩渣日硝廠洛、花吉足、你可見、白云灣、洛吉木圣土巖補洛、居石巖補洛和雷打牛子7處。據群眾反映,尚未查明的巖畫點還有很多,約有二三十處。這些巖畫以動物為主,原羊最多,其次為麂、牛、豬、馬、鳥等,還有少量的記事符號。據初步的調查研究,這些巖畫的年代大致在新石器晚期,多以頭部來表現動物,構圖自然,運筆自如,部分研究者認為它們與發(fā)祥于當地的納西族東巴象形文字有著較直接的親緣關系。
吐蕃神川鐵索橋
唐貞觀年間,吐蕃開始南下,至唐儀鳳、調露年間,在今中甸縣與麗江縣塔城之間的金沙江上建造了一座鐵索橋———吐蕃神川鐵索橋,打通了一條通往南詔的大道。此橋形制與現存由湯東杰布建造的西藏拉孜縣彭措林鐵索橋極為相似,而修造時間早800年,形制上都是以鐵索通過河中的中心橋柱貫達對岸,不同的是中心橋柱,彭措林鐵索橋是用木石砌筑的,而神川鐵索橋則是聳立在江中的一道天然巖石,因形似筆架,名筆架石(又名照壁石),分三岔聳立江中,其中兩岔鑿有直徑一米的圓洞,用以貫穿鐵索。
鐵索橋建成后的百余年中,這里成了滇藏貿易和往來的重要通道。唐樊綽《云南志·云南管內物產》載:“大羊多從西羌、鐵橋接吐蕃界三千二千口將來博易?!笨上У氖?,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詔異牟尋叛蕃歸唐,奇襲吐蕃神川鐵橋,鐵橋被斬斷。更可惜的是,1959年疏浚金沙江航道,民工將江中筆架石炸塌,橫臥于江中,枯水季節(jié),尚可見到當年貫穿鐵索的石穴。橋址東岸幾麻溝溝旁,有一平臺巖房,為兵卒守橋住所。平臺下方有一道石梯可通江邊,為汲水道,石面已被踩踏得十分光溜。神川鐵索橋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索橋之一。
白水臺摩崖詩
明代,麗江木氏土司在明王朝“輯寧邊境”的皇帝聲威庇護下,為擴大自己的領地,占有更多的財富和奴隸,從天順六年(1462)起,向滇、川、藏三省交界的藏區(qū)發(fā)動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民族戰(zhàn)爭。嘉靖八年(1529),當木氏土司勢力占領了大半個中甸時,便在今小中甸塘布谷貢下村建立起他的行宮年各羊腦寨,規(guī)模宏偉,其城為長方形,以粘土夯筑而成,墻厚0.7米,高兩米多,周長1500米,總面積62500平方米,墻外掘有護城河,曾以鑄鐵管將貢恰曲鵝水作護城河水和飲用水,后毀于康熙六年(1667)和碩特蒙古占據中甸時或康熙十三年(1674)蒙藏兵平定中甸木氏叛亂時。嘉靖三十二年(1553),木氏土司勢力控制了中甸全境,翌年,土知府木高巡游三壩白地白水臺,在白水臺題刻摩崖七律詩一首和七言絕句一首:
五百年前一行僧,
曾居佛地守弘能。
云波雪浪三千隴,
玉埂銀丘數萬塍。
曲曲□留塵不染,
層層瓊涌水常凝。
長江永作心田主,
羨此當人了上乘。
嘉靖甲寅長江主人題
釋里達多禪定處
五馬巡游來圣地,
玉田千澗水脂凝。
人間此景聞者少,
不是天成誰道明。
紫金尊者甲寅
二詩既維妙維肖地描繪了白水臺泉華奇觀的奇妙之處,也預示了木氏土司利用藏傳佛教統(tǒng)治滇西北藏區(qū),欲繼續(xù)擴大勢力范圍的意圖。白水臺摩崖詩是1935年由著名歷史學家陶云逵先生首先發(fā)現的,多少年來,引起了不少專家、學者的研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歷史價值可見一斑。
大龜山麓的藏公堂
被國家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藏公堂”,座落于中甸縣城大龜山東麓龜井北側,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原名“獨肯瑞色西康”,為全城藏民集會、議事、佛事活動的場所,后稱藏公堂。同治八年(1869)毀于兵燹,光緒八年(1882),民眾捐資重建,大殿高三層,上層為漢式造型,四周為圓窗環(huán)廊,殿頂為漢式木構架歇山頂,上鋪瓦,屋面分正脊、垂脊、岔脊,屋頂飾有吻獸、寶瓶,檐有斗拱。四壁彩繪藏式壁畫。下層為藏式結構,大殿成正方形,長寬各14米,38根方柱縱橫對稱排列,其中兩根直達三層。四壁筑厚墻,彩繪壁畫。門前為明廊,墻上繪有四大天王像。墻外四周有圍廊相通,以木欄護廊。公堂兩廂為漢式布局,藏式建筑。
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六軍團長征過中甸,在兩廂房設指揮部,賀龍、任弼時、肖克、關向應、王震等紅軍領導在此召開重要會議。“文革”期間,藏公堂遭受嚴重破壞,正殿下層壁畫被毀。1984年,省、州、縣三級撥款修復,建為“紅軍長征紀念館”。1986年10月,十世班禪大師蒞臨迪慶藏族自治州視察,為紀念館題寫藏文名“中甸紅軍長征紀念館”。肖克將軍也為紀念館題辭:“民族的團結過去是紅軍長征勝利的因素,現在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條件”,還將他的長征詩《北渡金沙江》書贈紀念館。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張愛萍為館題寫漢文“中甸紅軍長征紀念館”;當年長征過中甸的女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李貞把長征詩《過中甸雪山》一首及為長征勝利50周年而題的“紅軍萬歲”書贈紀念館,1987年,藏公堂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