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電視劇《解放》劇照。資料照片
從開創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先河的《巨人的握手》,到紅色經典《長征》、《延安頌》,到近期引起熱播熱議的《解放》、《解放大西南》,再到正在緊張拍攝的為辛亥革命100周年獻禮作品《辛亥革命》,著名編劇王朝柱以恢弘開闊的視角,縱橫捭闔的筆法,藝術地再現了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塑造了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王朝柱”這三個字,已經成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領域的一個專有符號。
2月24日下午,在位于香山旁的工作室里,王朝柱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春日的陽光和煦,熱茶氤氳的煙氣和著茶香,裊裊地彌漫開去。在如此祥和的環境里,他將幾十年來從事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創作積累的心得娓娓道來。
“用作品告訴人民一段真實的歷史”
縱觀當今電視劇市場,生編硬造的“快餐”作品頻出,浮躁的風氣甚至開始蔓延到革命歷史題材這樣嚴肅的創作領域。而王朝柱的寫作卻始終如同琢玉,每部作品都嘔心瀝血,反復打磨,直至圓潤精美。如此傾力打造,其創作的原動力是什么?操著一口河北滄州口音的王朝柱輕緩地說:我的專業本是作曲,40歲時棄樂從文。那時候正趕上三中全會召開后,隨著改革大潮的沖擊,各種思潮涌現出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何看待中華民族走過的道路,如何繼承中華民族在前進道路上的經驗和教訓,我認為作為一個有良心、有責任感的藝術工作者,應該有自己的想法。至少在1921年至1949年之間,歷史為什么選擇了共產黨,拋棄了國民黨?我想解決這個問題,告訴人民一段真實的歷史。”
“用唯物史觀審視歷史”
正是基于這樣的歷史使命感,中國少了一個作曲家,多了一個劇作家。一部部中國現代革命史的鴻篇巨制誕生了———從中共建黨、長征、國共內戰,一直寫到新中國成立,王朝柱的筆下不僅有毛澤東、周恩來,也有蔣介石,力爭將
每個歷史人物客觀公正地置于應有的歷史空間和地位上。但這條道路不容易走。史傳文學創作有著名的三原則:知名度越高的人,允許你虛構的空間越少;距離今天越近的歷史,允許你虛構的空間越少;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甚至蓋了棺沒有定論的,允許你虛構的空間就更少。而王朝柱選取的恰恰是距離現在很近、幾乎家喻戶曉而且爭議頗多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