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高層越來越多地強調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被提升到發展全局、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即將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也將審議相關課題的重要報告。
中國已經在經濟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硬實力”逐漸增強的同時,提升“軟實力”的重要性正日益凸顯。在高層的持續關注下,中國近年來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盤點中國高層近年來在文化建設方面的重要講話和批示,從中或可能尋找十七屆六中全會討論文化議題的脈絡。
胡錦濤: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2011年
在今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發表講話。他強調,要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要著眼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形成與中國國際地位相對稱的文化軟實力,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胡錦濤在會上表示,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著眼于提高民族素質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進文化改革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胡錦濤相信,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2010年
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研究問題”進行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胡錦濤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實現,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一定要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胡錦濤還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要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按照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增強活力的要求,加快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穩步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加快推進文化管理體制改革。
二是要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按照體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堅持政府主導,加大投入力度,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三是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認真落實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精心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的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產業規?;?、集約化、專業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華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四是要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真正從群眾需要出發,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優良傳統,吸收借鑒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眾喜愛、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導廣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單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
溫家寶:要把文化的改革和發展放在重要的位置
●2011年
9月6日,中央文史研究館成立60周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座談會并講話。他指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不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力量,更需要強大的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發展,沒有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現代化。
4月14日,溫家寶在中南海向新聘任的8位國務院參事和5位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頒發聘書,并同參事、館員座談。他指出,注重對社會轉型期道德文化建設的研究。一個國家沒有國民素質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絕不可能成為真正強大的國家、受人尊敬的國家。要把道德文化建設擺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來,在全社會形成講誠信、講責任、講良心的強大輿論氛圍。要把依法治國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從世界優秀文明成果中取長補短,努力培育具有時代精神、深入人心、自尊自信的社會主義道德風尚。
3月14日上午,溫家寶在會見中外記者時說:“一個國家的實力不僅表現在經濟上,而且表現在國民素質、文化發展和道德情操上?!睖丶覍毺岢?,在“十二五”和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要把文化的改革和發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強文化建設,改革文化體制,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文化隊伍,積極開展群眾性的文化活動,使中國文化有一個大發展和大繁榮。還要善于把文化傳統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把發揚國家的文化傳統與吸收借鑒外國的先進文明結合起來,使中國的文化再展輝煌。
●2010年
4月1日出版的《求是》雜志刊登了溫家寶的文章——《關于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的幾個問題》。在其中提到文化建設和發展問題時,溫家寶強調要用用新的理念推動文化發展繁榮。他說,適應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政府要履行好發展公益性文化體育事業的責任,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需要和權益。公共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要向基層,特別是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傾斜,豐富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的政策,創造更加有利于文化繁榮發展社會環境。
溫家寶強調,在現代經濟中,文化因素越來越重要,經濟與文化越來越融為一體。一個國家,當文化表現出比物質和貨幣資本更強大力量的時候,當經濟、產業和產品體現出文化品格的時候,這個國家的經濟才能進入更高的發展階段,才能具有可持續發展和持續創造財富的能力。國家的影響力,取決于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但歸根結底取決于文化實力。文化的影響力更深刻、更具滲透性。今天的中華民族,在經濟上能夠創造奇跡,在文化上同樣能夠再創輝煌。
李長春:改革創新是推進文化建設的強大動力
●2011 年
5月至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先后在山西、廣東、吉林、北京考察調研,文化建設和改革是重點。他強調,當前,我國文化建設正處在深化改革、加快發展、促進繁榮的重要時期。我們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深刻認識文化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認識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責任,深刻認識提高文化軟實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意義,加快推進文化改革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不斷開創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局面。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是推進文化建設的強大動力。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根本目標,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要求,以構建有利于文化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為主攻方向,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
4月30日至5月1日,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在合肥舉行。李長春對會議作出重要批示,強調要牢牢把握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著力破除制約文化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轉變文化發展方式,為“十二五”文化改革發展開好局、起好步。他指出,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文化改革發展加速推進的關鍵一年。要緊緊圍繞“三加快一加強”重點任務,按照加大力度、加快進度、鞏固提高、重點突破、全面推進的要求,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按照思想性、知識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要求,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更好地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按照體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按照規?;?、集約化、專業化發展的要求,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不斷提升我國文化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各級黨委政府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文化改革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牢牢把握文化改革發展的主動權,努力為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新的貢獻。
●2010年
8月27日,李長春在重慶主持召開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工作調研座談會。他強調,要進一步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文化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推動文化建設又好又快發展,使“十二五”時期成為我國文化建設的加速發展期,為推動我國從文化資源大國向文化強國邁進奠定堅實基礎。
8月13日至14日,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在青島舉行。李長春強調,要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在重點領域取得進展;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不斷增強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推出更多深受群眾喜愛、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最大限度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
6月16日出版的2010年第12期《求是》雜志發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的文章,題為《正確認識和處理文化建設發展中的若干重大關系 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文章全面闡述了當前文化建設發展中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的十個方面重要關系,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與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關系,“兩種屬性”、“兩個效益”的關系,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的關系,改革創新與加快發展的關系,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發揮政府作用與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建設的關系,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促進繁榮與加強管理的關系,文化與科技的關系,充分調動廣大文化工作者積極性與培養造就大批文化領域創新型、復合型、外向型、科技型等新型人才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