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擁有13億人口,約占全球總人口的20%,然而耕地面積僅占全球的7%,所以,糧食安全一直是政府非常重視的問題。中國農業生物技術項目已聘用2000名科學家,分布于200家政府資助的實驗室,約680萬農民正在種植生物技術農作物。中國農業科技未來該如何進一步發展?為此本報獨家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
糧食安全不能依賴進口
問:您認為中國目前的糧食安全狀況是否樂觀?
黃大昉:首先,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近年糧食產量有了很大的增長,2006年已經達到了4.9億噸,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大的發展。但是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因為中國的農業還是一個弱質產業,我們的耕地仍在不斷減少而人口卻在不斷增加,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業發展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中國的人口到2030年有可能達到16億,按照每人每年需要400公斤糧食來計算,到那時就需要6.4億噸,與現在比相差1.5億噸,也就是說糧食總產量在現有基礎上要增加30%,或單產要增加40%才能滿足“養活中國人”的需要。糧食增產缺口之大,供求矛盾之尖銳,確實不容樂觀。問題絕對不可能靠進口來解決。至少今后20年,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我們一項艱巨的任務。
生物技術是根本出路
問:我們應該在哪些方面尋求突破呢?
黃大昉: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曾經講過這樣的話:“將來農業的出路最終要由生物工程來解決,靠尖端技術。”我認為,除了好的政策和不斷增加投入以外,只有大力發展農業科技才能進一步促進中國農業的發展。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農業科技確實在提高糧食產量、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說,超級稻的種植,大大提高了中國水稻產量,展現了農業科技的發展潛力。進一步看,發展現代農業,特別是加快生物技術的發展才是解決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的根本出路。
水稻技術走在世界前列
問:目前中國的農業科技水平在世界上處于什么樣的位置?
黃大昉:中國農業科技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總體上仍有很大差距。目前中國農業的增長方式基本上還屬于粗放型,主要依靠高投入,大量消耗資源,而不是依托于技術的不斷創新。比如說中國農藥的產量和用量都是世界第一,但使用效率只有30%,大部分都流失了,不僅沒起到應有的作用,而且污染了環境?;实氖褂靡餐瑯哟嬖趪乐氐膯栴}。但是,也應該看到,中國的農業科技在某些方面也是很有特色的。在高新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的研究方面,中國在發展中國家中處于領先地位,某些方面甚至領先于發達國家。比如我們自行研究開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蟲棉,不僅完全打破了跨國公司的壟斷,占領了國內的種子市場,而且已經出口印度;中國的水稻科學技術從整體來講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甚至一些前沿性研究,比如基因組和基因工程等都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轉基因大豆油十分安全
問:目前生物技術在農業方面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比如轉基因技術的應用。這也引發了很多人的擔憂,您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黃大昉:目前關于轉基因技術的爭論和擔心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該技術是否存在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再一方面是用轉基因作物制成的食品是否對人的健康有危害。中國政府對此給予了高度重視,早在1996年就頒布實施了專門的安全管理條例和法規。十多年來國內外做過大量實驗,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說明經過嚴格審批準予生產應用的轉基因作物對人體或環境有害。目前中國市場上真正的轉基因食品非常少。消費者直接接觸的轉基因食品主要是用進口轉基因大豆制造的大豆油,其中含有一種具有抗除草劑功能卻對人體沒有任何影響的基因,而且含量極低。世界數億人食用了十幾年,實踐證明十分安全。
我認為,為了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業發展,中國應該繼續加強相關的安全性管理和評價研究,與此同時,也要采取積極的產業化政策。對于已經證明安全的轉基因技術,應當加快開發應用,但決不放松持續研究和監控,以使風險降到最低限度。目前,國內外還在積極研究開發能夠增加營養,或具有醫療保健功能的新一代轉基因植物,相信隨著轉基因技術本身的不斷進步,會出現更多更好的產品。
支持現代農業技術
問:您認為我們應該如何進一步推進中國的農業科技發展?
黃大昉:進一步促進中國農業科技的發展需要各方面不懈努力。首先,從政府方面來看,要繼續把握好農業科技發展的大方向并加大對現代農業技術的支持力度?!稗D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現已作為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大飛機制造等同等重要的重大專項,列入國家“十一五”計劃和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充分表明中國政府對農業生物技術發展的高度重視。希望有關部門加強協調,使之盡快啟動。目前中國對農業科技投入每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5%以上。這種速度已令發達國家感到驚嘆。考慮到中國農業科技的基礎還很薄弱,希望能繼續保持這種增長速度。此外,進一步改善科技的“軟環境”加強對科研項目管理體制和經費分配機制的管理,進一步激發科技人員創新的積極性,保證科研資源的有效利用。作為農業科研人員,要注意將應用研究同基礎研究相結合,將高新技術同傳統農業技術相結合,努力走出一條中國農業科技的創新之路。(李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