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3屆廣交會現場,來自墨西哥的電池和CD進口商埃涅斯·托馬丁說,中國是我們最主要的貨源地,去年每個月從中國進口1到2個集裝箱,而今年由于客戶增加了訂單,我們打算每月至少進口2個集裝箱。
盡管國際經濟景氣下滑、人民幣升值加快等各種不利因素對中國外貿出口造成了巨大壓力,但第10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仍吸引了大量外商前來采購,截至19日,已有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萬多名客商參會。
一年分春秋兩屆舉辦的廣交會素有“亞洲第一展”之稱,每屆都有超過20萬海外采購商參加,匯集了中國幾乎所有的出口產品,因而也被稱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埃涅斯·托馬丁已是第八次參加廣交會,他說,三年前墨西哥人對中國產品還心存懷疑,認為中國產品是低檔貨,質量難以保證,而現在他們已經比較放心地使用中國產品了。
來自保加利亞的制冷設備進口商米洛斯拉·坦尼夫也認為中國產品的質量在不斷地提高。去年,他從中國進口了50萬美元的空調。而今年在廣交會上他已經簽下了一個訂單,是進口冰箱的零配件。他說:“由于國內需求增大,今年從中國進口的金額還要大于去年。”
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加快,一季度升值高達4.2%,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等成本提高,中國外貿出口企業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困難時期。在本屆廣交會上,不少外國采購商發現以“價廉物美”著稱的中國貨紛紛提高價格。
來自澳大利亞的家用產品進口商羅比·占巴20年前就開始從中國進口產品了。他說,這屆廣交會上不少鋼制的家用工具產品要求漲價40%。我們理解漲價的原因,因為國際鋼材價格上升也很快。但是如此高的漲價實在令人吃不消,現在正在跟中國供貨商協商,好在中國出口企業眾多,也可以提供多樣的選擇,我們可能會轉向進口鋁制品。
但更多的人還是表示,愿意想辦法與中國廠商共度難關。埃涅斯·托馬丁說,原材料和成本上漲是全球性的,報價有所上升可以理解。“今年的全球經濟都不景氣,經濟形勢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難過,但你的產品如果有足夠的競爭力,還是會不乏買家。”
在本屆廣交會上,一些中國出口企業千方百計通過技術提高和創新、自主品牌等多種方式突破外貿困局。來自澳大利亞的采購商馬丁·舒爾特就對一款新型沙灘車表示濃厚興趣,盡管它的價格上漲了10%至12%。他說:“人民幣升值是漲價的一個原因,中國企業也在利用新技術、新產品提高附加值。采購商應該有所準備。”
來自印尼的海外華人張克順則對中國產品抱有信心,他說,變化肯定是有的,你不可能要求中國貨一成不變的低廉,印尼很大部分的日用消費品都是從中國進口的,我們會接受中國貨的適當提價,但也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消化一部分成本。
目前,這位小家電進口商已從單純進口中國原裝產品,轉向進口零配件,在印尼組裝生產,“這樣可以保證雙方都有得賺。”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