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門正處于欣喜與焦灼中。
就目前各地已公布的數據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已公布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已逾10萬億元,遠遠超出國務院所設想的2010年底前拉動地方和社會投資規模達到4萬億的目標。
今年中央先期拿出1000億元人民幣救市,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僅用于加快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就安排了120億元。
上海未來3年,由政府直接推動的項目投資在660億元至680億元之間,這些投入將主要用于大氣環境、水環境的保護和治理,以及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等。
后續中央和地方的投資,生態環境方面的投資將分得大蛋糕,如何用好這些錢,哪些項目能被青睞,環境評價和環境監管能否跟上,都是公眾關心的問題。本報記者就此專訪了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勇。他表示:重大項目大批量上,環評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要求,同時,應竭力避免重大項目的環評不深入。
對于外界估計,中央和地方10萬億救市投資中,逾萬億投資為生態環保方面,任勇副主任認為這一說法并不夸張。但具體數字多少,有哪些項目,還要等地方項目匯總。
“轉危為機”
《21世紀》:不論是4萬億,或者是10萬億,環保部有沒有一個預估,這個盤子中有多少跟環保部有關?
任勇:前一陣子有個說法是:未來兩年內,跟環保有關的項目,可能上萬億。這個說法是從權威管理部門獲得的,當時說這個的時候是基于4萬億的盤子說的。如果是10萬億的話,應該說會超過這個數字。當然地方政府的項目都還沒有固定下來,不過具體多少,還要等地方把項目報上來,再匯總。
我們也給國務院建議,抓住這個“轉危為機”,這個“機”,除了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之外,也是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機遇,這里面很重要的一塊是環保產業,清潔能源,作為新一輪拉動經濟增長和穩定經濟增長的新的領域。
1998年金融危機,那一輪經濟政策是把環境基礎設施放進去了,后來證明效果還不錯:既拉動經濟增長又兼顧了環境保護。這一輪對于有長遠意義的清潔能源的開發,以及環保產業的培育應該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將來提高產業的綜合力是有好處的。
《21世紀》:救市前期的1000億中,與環保有關的項目中,僅用于加快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就安排了120億元。這筆錢怎么用?
任勇:具體的項目在規劃司,會有一套詳細的規劃。大的方向是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還有生態建設,減排工程。
發改委說,這些新投入的錢,不一定是開新工程,而是可能按照原來的計劃,加快計劃的執行,大的范圍上,我估計目前這個階段不會超過《節能減排工作方案》和《十一五環保規劃》的內容,比如說明年要實施的項目今年提前,估計是政策方向。(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需要環境保護投資約為15300億元,約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1.35%。
《21世紀》:下一個階段,在環保投入上,國家鼓勵哪些方面的投入?
任勇:現在具體規劃還沒有出來,發改委也在制定規劃,但幾個大的投資領域,跟拉動內需的“國十條”相吻合。
一是基礎設施這塊,一方面是城市的環境基礎設施,還有農村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將來也是要提到議事日程。
二是災后重建,包括災區生態植被的恢復與管理也是環保投資的重點。
三是生態環境建設及節能減排,比如十大節能工程和一些減排工程。(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包括: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區域熱電聯產、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建筑節能、綠色照明、政府機構節能以及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工程。)
從目前各方面反映的情況來看,清潔能源和環保產業會有大發展。
《21世紀》:這輪4萬億投資當中,固定投資占比比較大,是否會擔心結構失衡?環保部的監管會放松嗎?
任勇:這方面的風險來自2個方面。
一個方面是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內需,大量投資上去,須防止“兩高一資”行業反彈。我們現在的投資,中央也講了“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我們在環境監管上就更要小心,我甚至擔心個別地方會說,投資是現在最大的工作重心,以此干預環境監管。
第二個風險是現在重大項目上馬,而環境影響評價本身是個精細的技術問題,需要時間來進行環評,很難適應“快”的要求。我擔心可能將來重大項目的環評難以做得深入。要避免金融危機過去后,又發現建設項目帶來環境問題。
目前,環保部也只能盡量加強監管,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有所區別。在目前這種情況下,通過環境管理下馬某些項目,個人覺得也不大現實。
各地執行政策應一致
《21世紀》:環保部在化學需氧量(COD)方面的排污權交易試點已經展開,在二氧化硫的控制上,環保部是否有個進度表?
任勇:二氧化硫有個難度,因為排污權交易的邊界確定比較困難,比如總量、監測等。COD在市轄范圍內比較好做,因為有個流域的概念,基礎比較清晰。二氧化硫我們做過一些研究示范性項目,二氧化硫主要是電力全行業做,但進度表現在說不好。
《21世紀》:湖泊治理中,對中小化工企業關閉力度很大,但很多企業又搬遷至環境門檻更低的地方,環保部將如何監控?
任勇:我們一直在調研,但總體上對污染產業轉移情況,還沒有清晰概念,就是說,我們局部的知道污染在轉移,但是對全國的情況到底是哪些行業轉到哪里,轉了多少,實際上也沒有把握。
至于對策問題,我個人覺得并沒有新的招數,因為產業轉移是經濟發展的規律,我們加強管理不能阻止轉移,關鍵還是取決于地方政府的態度。這又回到了“要GDP,還是綠色GDP”的話題上。關鍵還是現有的政策落實到位,并不是為創新而創新。比如淘汰落后產能,關停重污染企業,各地執行政策應該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