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各國政府紛紛集中精力挽救汽車行業卻試圖不觸及“與自由、公平貿易精神相悖”時,世界貿易組織(WTO)12月15日作出裁決,中國對來自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汽車零部件征收帶有歧視性的關稅,這種做法從根本上違背了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就此發表談話表示,中方注意到上訴機構在汽車成套/半成套散件(CKD/SKD)進口關稅待遇等方面支持了中方的上訴請求,糾正了專家組(WTO爭端處理小組)此前的錯誤裁決,中方對此表示歡迎,但同時也對上訴機構維持專家組其他部分裁決感到遺憾。
“這是世貿組織上訴機構針對這一爭端的最終裁決,中國現在沒有渠道再上訴了?!比A東政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副院長賀小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實際上這個政策自2005年制定后并沒有真正實施過。”
當下正值金融風暴沖擊汽車業的“風口浪尖”,此時公布這一裁決會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產生什么負面影響嗎?
時過境遷 政策目的已達到
此次爭端的焦點是2005年2月中國制定的《構成整車特征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辦法》,規定進口零部件總額超過整車成本60%以上的,對進口零部件將按整車進口稅率征收關稅。但是其實質的管理規定——《整車特征核定標準》實施時間一再延期。早在2006年3月,美國和歐盟就認為這一管理辦法違反了WTO規定,向WTO提起訴訟。
近3年過去了,中國汽車工業已產生了巨大變化,這一沒有真正實施過的政策實際上已經產生了影響。
新華信汽車營銷解決方案副總經理郎學紅表示:“制定這個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打擊CKD組裝生產,因為當年有一些沒有生產能力的企業通過這種方式謀取利益。而過去一年中,這樣的企業基本已經不存在?!彼J為,這一裁決對目前中國的汽車行業不會造成什么負面影響。
還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車行業分析師對記者分析,在中國市場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外資制造商正在加強在華本地生產,可以說《管理辦法》對外資制造商加速國產化進程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各制造商為降低被征收高關稅的風險以及提高自身成本競爭力,逐步提高本地采購比例,從某種意義上說,該管理辦法產生了實際的影響作用。
降低成本 外企積極本土化
郎學紅還對記者表示,本土化日益提高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跨國車企如果不提高在華零部件的國產化率,競爭力將大打折扣。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08年10月,發動機、汽車零件、附件及車身和其他汽車相關商品進口金額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發動機降幅最為明顯。發動機進口3.27萬臺,環比下降27.13%。
“汽車零部件跨國公司利用我國高素質、低成本的技術人才,在華擴大或新建獨資的技術公司,開發更適合我國市場的產品。為控制核心技術、減少中外方之間的摩擦,他們要求控股或獨資的傾向日趨嚴重,自主零部件企業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中汽協會市場貿易委員會秘書長張伯順說。
環境惡化 本土企業壓力大
“我國自主零部件企業經營環境惡化,面臨產業升級的巨大壓力?!边@是近日在四川內江舉行的2008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年會上業內人士達成的共識。
張伯順認為,首要的壓力來自技術。他說:“2008年7月,國Ⅲ排放汽車法規的實施對零部件行業產生巨大影響,自主零部件企業的技術瓶頸問題集中凸顯。自主零部件企業必須加大科研投入,盡快掌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打破關鍵技術被外國跨國公司壟斷的局面,保護自身產業的安全?!?/p>
此外,我國零部件企業出口雖然近幾年保持25%左右的增長,但其中外資企業占了1/3以上,而自主企業出口的零部件中較多的是鋁車輪、水箱、玻璃和電線束等技術附加值低的資源消耗型產品?!斑€有不少零部件,則是貼著別人家的品牌商標出口的。”張伯順說。
金融危機帶來的壓力也相當沉重。據張伯順介紹,到目前為止,上海通用、神龍、奇瑞、南北豐田、長安福特馬自達和東風悅達起亞等整車企業,調整原預期目標,減產總量達幾十萬輛,嚴重沖擊零部件市場尤其是配套市場。目前,許多零部件企業開工不足,庫存增多,資金難以回籠,何談升級。(李語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