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發現可燃冰夠全國用90年 意義堪比大慶油田][專家解讀:祁連山凍土帶發現新能源"可燃冰"][中國陸域發現“可燃冰”有什么重要意義][是第三個陸域發現此能源的國家][可燃冰的發現歷程][百慕大三角現象疑與海底可燃冰有關]
中國凍土天然氣水合物鉆探試驗井第三號孔冀業攝
剛從液氮罐中取出的含有“可燃冰”的巖芯樣品
三種開采可燃冰方法示意圖圖據《石油與裝備》雜志
國土資源部25日宣布,我國在青海省祁連山南緣永久凍土帶成功鉆獲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實物樣品,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緯度凍土區發現“可燃冰”的國家。華西都市報
“下世紀將是可燃冰的世紀!”昨日,中科院院士、著名石油天然氣地質學和地球化學專家戴金星,在中國地質大學召開的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上作此預言。
國土資源部25日宣布,中國地質部門在青藏高原發現了—種名為可燃冰的新能源,學者稱“堪比發現大慶油田”。但專家也表示,可燃冰好用、難得,像帶刺的玫瑰,拿捏不好還會傷著手。
據介紹,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存在于海底或陸地凍土帶內,是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結晶形成的化合物,形似冰雪,可像固體酒精—樣被直接點燃,1立方米就可釋放出164立方米天然氣,中國東海、南海的蘊藏量都很可觀。
戴院士介紹,可燃冰好用卻也難采,“封印”—旦打開,要面臨地質和環境兩大困難。可燃冰—旦汽化后,“封”住它的海底沉積物失去穩定性,會造成海床不穩定,對海底管道和通訊電纜造成破壞。挪威在開發時就曾遭遇滑坡。
同時,不穩定的可燃冰,在常溫和常壓環境下極易分解,釋放甲烷后難保不造成環境災難。
戴院士介紹,在位于佛羅里達、百慕大群島和波多黎各之間的百慕大三角區海域,發生過許多船只和飛機神秘失蹤事件,即所謂“百慕大之謎”,有學者認為與“可燃冰”氣藏有關。戴院士說,可燃冰釋放后,水密度變小,而海面空氣密度相對變大,對流將海面船只“吸”了下去。長江日報
國土資源部25日宣布,中國在青海省祁連山南緣永久凍土帶成功鉆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緯度凍土區發現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
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25日宣布,2008年11月,國土資源部在青海省祁連山南緣永久凍土帶(青海省天峻縣木里鎮,海拔4062米)成功鉆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2009年6月繼續鉆探,獲得寶貴的實物樣品,并對樣品進行了室內鑒定,獲得一系列原始數據。這是中國繼2007年5月在南海北部鉆獲天然氣水合物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據介紹,2008年11月5日發現并成功鉆取的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具有天然氣水合物所具有的獨特標志,巖心表面見白色棉絮狀晶體,能直接點火燃燒,巖心不斷冒出氣泡和水珠,伴生晶型完好的自生碳酸鹽和黃鐵礦,天然氣水合物分解后巖心呈蜂窩狀構造。在此基礎上,今年6月再次鉆獲天然氣水合物樣品,經現場紅外熱像儀檢測證實為水合物的礦層,并經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激光拉曼光譜儀檢測,顯示出標準的天然氣水合物特征光譜曲線,其特征與墨西哥灣實物樣品和中國合成樣品完全一致。
首次在中國陸域發現天然氣水合物,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緯度凍土區發現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也是繼加拿大1992年在北美麥肯齊三角洲、美國2007年在阿拉斯加北坡通過國家計劃鉆探發現天然氣水合物之后,在陸域通過鉆探獲得天然氣水合物樣品的第三個國家。這一重大突破,證明了中國凍土區存在豐富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對認識天然氣水合物成藏規律、尋找新能源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