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經濟轉型
——訪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首席經濟師范劍平
時隔三年,中國經濟增速又一次回到8%以下。毫無疑問,我國已經進入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已成為關系全局的戰略抉擇。
面對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我們該如何看待經濟轉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近年來,我國采取了哪些加快推進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在經濟轉型上取得了哪些積極進展?在當前形勢下,如何正確處理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帶著上述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首席經濟師范劍平。
面臨三項緊迫任務,經濟轉型迫在眉睫
“從一定意義上說,經濟減速不全是壞事,它是轉型所必需的推動因素。”范劍平說,經濟轉型,準確地表述應該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在“十二五”規劃中,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主要包含5個方面的內容,即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
“當前,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面臨三項緊迫任務:需求結構調整、供給結構調整、生產要素結構調整。” 范劍平指出,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一再強調,經濟社會發展要從“快字當頭”轉向“好字當頭”,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經濟轉型的緊迫性可見一斑。近年來,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通過一系列政策調整,我國的需求結構、供給結構、要素結構都發生了一系列可喜的變化,為經濟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打造需求結構“新循環”
“拉動經濟增長有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奧秘,就是讓投資和出口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國際大循環,拉動了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增加了財政收入、就業,帶動了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范劍平指出,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這一增長模式遭遇考驗。
范劍平認為,原因主要有兩個:從國際上看,發達國家經濟放緩,政府債臺高筑,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大幅下降;從國內看,由于勞動力成本提升,我國已經不可能像過去那樣依靠廉價商品去搶占國際市場。2009年,我國外貿出口從上年的17.2%驟降為負增長16%。今年7月,我國出口增速再次驟降至1%。這說明,要想讓經濟實現健康、平穩、可持續增長,必須建立一個新的循環——從外需轉向內需,讓投資和消費在國內形成良性循環。換句話說,就是要構建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在新循環建立的過程中,主要矛盾是消費。”范劍平認為,擴大消費已經成為我國調結構的當務之急。不過,讓人欣慰的是,近年來,國家采取的一系列提高居民收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政策措施,已經潛移默化地在發生著作用。
范劍平列舉了一組數據。2007年,凈出口占我國GDP的比重達8.9%,2011年,這一比例已經降至2.4%;今年一季度,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了50%。上述數據,意味著我國外貿進出口更加平衡,也意味著我國內外需結構調整取得了初步進展。
“如果我們沒有將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轉向內需和投資,歐債危機爆發后,我國經濟很可能會像許多出口導向型國家一樣一蹶不振。”范劍平認為,雖然去年以來,我國經濟也出現了起伏,但是,大體上還是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