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海關總署24日在北京宣布,中國將于11月1日起啟動一項區域通關業務改革。改革實施后,“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適用范圍將以成倍規模拓展,預計近32萬家企業將從中獲益。
據悉,在中國現行的區域通關制度下,企業在各省不同關區間運送進出口貨物的物流時間成本較大。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張廣志介紹,為促進貿易便利化,海關總署于2005年起在廣東試點推行“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簡化了企業通關效率,減低了物流成本。”
屬地即企業所在地,通過實行“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企業可以在當地直接完成貨物申報,無須在海關口岸再次辦理手續。
張廣志表示,上述通關模式在此前試點中僅適用于海關認定的B類及以上等級出口型企業的出口通關,范圍較窄。
而從2014年3月1日起,這項待遇將覆蓋所有一年內無走私違規記錄、資信良好的B類企業的進出口通關,適用企業數量從15萬余家擴大到近32萬家。
海關總署此次亦推出了升級版的“屬地申報、屬地放行”模式,信譽最高的2742家AA類企業將可在所在地海關一次性完成申報、繳稅和放行等流程,物流企業憑有關單據即可直接從口岸提貨,大大提高便捷程度。
海關總署監管司副司長苗躍學表示,海關方面統計顯示,中國80%的貨物進出口系由20%的企業所帶來,“因此以企業為導向改革區域通關,將更好地促進外貿穩增長和經濟調結構。”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