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臨近年末,國內高鐵密集開通。繼津秦高鐵之后,廈深、渝利鐵路也進入開通倒計時階段。國內的高鐵運營里程越長、經驗越豐富,走出去的成功率就越大。近期李克強總理出訪中東歐、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高鐵都成為重要議題。
根據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我國將建設“四縱四橫”的鐵路快速客運通道。四縱分別為京滬、京廣、京哈和東南沿海客運專線。四橫分別為徐蘭、滬昆、青太和滬漢蓉。
高鐵的密集開通與國家對鐵路建設的支持密不可分。統計顯示,今年前10月我國完成鐵路投資4292億元,同比已恢復正增長。中國鐵路總公司成立后,大力推進貨運改革,盈利能力回升也激發了社會資本對鐵路的興趣。
根據規劃,“十二五”鐵路投資額將達到3.3萬億元。前三年預計完成1.9萬億元,這意味著明后兩年年均投資7000億元才能完成目標。公開信息顯示,明年預計有杭州到長沙、貴陽到廣州等多條高鐵建成通車,短期內高鐵建設仍處高峰期。
在國內高鐵迅猛發展的同時,高鐵走出去的步伐也大大加快。從東南亞、中東歐到老牌發達國家英國,高鐵正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新名片。
中國高鐵“走出去”,除了性價比、安全性等優勢外,最重要的就是在國內取得的成功。“中國高鐵運營里程數差不多是其他國家里程數的總和,運營規模短期內不是別的國家所能超越的。同時,在寒冷的條件下建設高鐵,中國也累積了豐富經驗。”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說。國家領導人的推介,也是高鐵“走出去”的助推器。在歐美發達國家,政府領導人經常被冠以“首席推銷員”的稱號。
高鐵“走出去”,對中國經濟的意義何在?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曹紅輝說,當前中國實體經濟面臨的重要癥結是產能過剩,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淘汰落后產能外,必須有新思路。“亞洲可以學習歐洲的經驗,通過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來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這樣可以輸出我們的產品,輸出我們的勞務,讓中國產能滿足周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