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記者近日在浙江等沿海地區調研發現,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民營經濟集中的傳統行業如紡織業、新興產業如光伏業的眾多企業陷入“緩凍”困局。
與2008年金融危機和去年溫州等地部分企業因資金鏈斷裂“速凍式死亡”不同。“緩凍”讓企業在多方壓力緩慢疊加影響下,“盈利難”、生存壓力增大、轉型升級前景看淡。不過,一些企業正試圖擺脫“緩凍”狀態,從多方奮力“突圍”。
部分民企感到“緩凍”迷茫
“年份差的時候,我可以關掉機子遣散員工不干了,年份好的時候再說,但現在我們搞不清形勢。”在浙江省樂清市一家生產低壓電開關的公司里,老板陳先生嘆氣說:“公司生意最好的2009年,甚至想過要上市,現在都放一邊啦,不知道還能活多久。”
與這位溫州老板一樣困惑的企業主不在少數,他們普遍反映,“錢難找,形勢不明朗,感到迷茫”。
浙江萬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有“中國經編第一鎮”之稱的浙江省海寧市馬橋鎮“海寧經編產業園區”。在一個車間里,30多臺經編機在“噠噠”轟鳴,不斷將千絲萬縷的線織成布料,幾十個工人忙著將線錠不停套在織機上。
“看上去挺忙的,但開工率也只有80%左右,訂單還不錯,但利潤越來越薄。”總經理毛偉華說,周圍很多企業的開工率不足60%,盈利狀況更糟糕,只能勉強維持運轉。
“從未如此艱難和迷茫,感覺現在我們這種企業只有兩條路,要么轉型,要么不做。”寧波啟盈針織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沈解矛說。“
“盈利難”中蘊含轉型機會
專家指出,今年以來,民營企業受內外兩方面影響明顯,多方因素正在擠壓企業利潤,使企業陷入“緩凍”迷茫之中。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指出,眾多民營企業普遍反映的“盈利難”,主要是因為我國企業真正具有品牌和高附加值的產品仍然不多,利潤菲薄,而生產要素成本、財務成本持續上漲。沈解矛表示,今年以來,企業面臨的風險更大,獲得的利潤更低,原有的用工成本高、稅負重等問題更加突出。
長期研究日中經濟對比的日中管理學院理事長李克認為,民企陷入“緩凍”困局,既有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也有企業自身問題。“前幾年經濟發展快,融資成本低,很多企業能跨越幾十個行業,什么都做,但是能叫得響的,一個也沒有。”
專家認為,隨著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中小企業“危”“機”并存。在此情況下,眾多民企可能在“沒有退路”之下,走上調整結構、提升產品附加值的轉型之路。
多頭“突圍”破解轉型難題
盡管最新發布的5月經濟數據顯示出反彈跡象,但“穩增長”壓力依舊不小。裴長洪認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企業不能指望國家再采取類似于此前四萬億投資的刺激政策,而是要多頭“突圍”破解“緩凍”困局。
記者注意到,部分企業正加速自身的調整。在浙洽會上,寧波迪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經理何衛寧四處尋找技術型企業,為公司生產的熱水器去除水垢尋找良方。何衛寧說:“再不加快調整,企業將一路下行。”
除了“強身健體”,企業要擺脫目前迷茫、“盈利難”的現狀,還需政策面支持。裴長洪認為,產業的梯度轉移可以攤薄要素成本,讓企業找到新優勢。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地方政府正在著力促進中小企業開始“抱團競爭”。
專家認為,乘勢“走出去”也是有效的“突圍”路徑。在“2012中國開放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強調,企業還要在“外貿之外”下功夫,把穩定外需市場和擴大內需市場有機結合起來。(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