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字幕提示:聲音來源:本臺記者童盈
童盈:
這次龍江河超標最高的時候達到80倍,究竟是企業一次性排放還是長期排放造成的?專家還在論證當中。究竟是哪一家企業違法排污還是多家企業違法排污?至今還在調查之中。
解說:
責任的最終認定還需要等待,再看這兩家企業的規模,廣西金河礦業股份有限股份公司2004年10月成立,是一家國有控股企業,當時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0.8億元,擁有固定資產總額是7.58億元。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確保目標11億元,奮斗目標13億元,利潤總額確保目標8千萬元,奮斗目標1億元。而鴻泉立德粉廠是一家民營企業,2007年開始投入生產。去過現場的記者告訴我們,這是一家小作坊式的企業,規模很小。這樣的兩家企業如果責任最終認定,究竟有沒有賠償的能力?怎么賠償?能賠償多少?此次污染事件后面的工作還有很多。
字幕提示:聲音來源:廣西宜州市漁民 唐桂榮:
你問我怎么補貼這個錢,我們要求,反正要求是有,但是希望他們真的能幫助我們解決,我們也不知道怎么賠償,我又沒有辦法。
董倩:
說到一個賠償的問題,在這次嚴重污染事件發生之后,為了使得下游的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不受到危害,那么當地政府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進行了相關的工作,那這方面花的巨資由誰來補上?這是一方面。再來看這些養殖戶,我們先看一組數字,這是新華社提供的,截止到2月2日最新統計,龍江河宜州拉浪至三岔段共有不同規格133萬尾魚苗、4萬公斤成魚死亡,涉及養殖戶237戶,網箱758箱。
就像剛才短片中提到的那樣,確認的這兩家企業能不能賠得起這么多的錢?那接下來我們看,昨天河池市副市長在新聞發布會上就說了這么一番話,她說當地政府將幫助養殖戶對污染企業進行索賠,現在已經展開調查。那么這樣的一個表態當然很好,但是我們來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湯維建教授在去年說了這么一句話,他說“公共利益受損往往與相關行政機關管理缺位有關,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公共利益受損,相關行政機關難辭其咎。因此,由相關行政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往往“動力不足”。”他們在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方面動力不足,反過來想,在幫助養殖戶向企業要回自己利益的時候動力就足了嗎?要想索賠,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確認到底有多大,我們注意到在這次有一個叫做中華環保聯合會的社會組織參與到了這次的調查還有證據收集工作中來。
(電話連線)
董倩:接下來我們馬上連線中華環保聯合會環境法律中心督查訴訟部部長馬勇。馬勇您好。
中華環保聯合會環境法律中心督查訴訟部部長 馬勇:
您好。
董倩:
首先你給我們講一下,你們在調查中了解到當地養殖戶的損失大概有多少?
馬勇:
我們主要是在宜州懷遠鎮羅山村的龍江河段做了調查,當地的養殖戶大概是40多戶,那么初步的保守估計,他的直接損失大概在400萬-500萬之間,因為當地的養殖戶絕大部分養的是竹魚,這種魚是三年的生長期,當地養殖戶的魚苗絕大部分都是去年購置的,也就是說去年和今年這兩年全部是純的投入而沒有產出,明年才有收益。
董倩:
馬先生,我想問您一下,當確認了這些養殖戶的損失之后,接下來你們要做的是什么?
馬勇:
接下來,因為現在政府也表態要去調解工作,我們會配合政府來幫助漁民去協調、處理,如果說協調不成的話,我們將會幫助老百姓通過法律的途徑幫助他們去索賠。
董倩:
現在你們能不能確認,也就是魚類的大量死亡跟鎘污染之間就是有一個密切的因果關系?
馬勇:
應該說這次死魚跟這次事件有密切聯系的,因為之前在龍江河段沒有發生過這么大規模的死魚事故,并且環保部門已經排除了也就是溶解氧導致魚類死亡的原因。所以我們知道溶解氧是魚類生存最主要的條件,因為這次發生了鎘污染事件之后,使得造成了大規模、大面積的死魚,所以應該說跟這次事件是有密切聯系的。
董倩:
好的,謝謝馬先生。
我們再回過頭來提一下,因為剛才我們已經說了河池市副市長在前兩天已經表態要幫助養殖戶進行索賠,但是結果如何值得關注,因為就在不久以前,廣東信宜市政府就有一個狀告紫金礦業要求他們索賠。那么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播放短片)
解說:
對于養殖戶的損失,廣西河池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黎麗在昨天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承諾,政府將幫助養殖戶對污染企業進行索賠。事實上,近期這樣的承諾并不罕見。
2011年9月25日,紫金礦業分公司潰壩致信宜下游多個村莊遭災。10月9日,廣東省信宜市政府一紙訴狀將紫金礦業兩家子公司告上法庭。政府方面訴稱,兩家公司的尾礦庫潰壩事件給信宜市造成了重大的人員死亡和財產損失,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1950萬元。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污染受害者幫助中心律師高尚濤(音)認為,“不管信宜政府動機為何,起訴的舉動客觀上維護了受害民眾利益,值得鼓勵。”今年1月4日上午,廣東省信宜市人民法院就開庭審理了信宜紫金礦業潰壩事件引發的民事賠償系列案中第二批共15件損害賠償糾紛案,該批案件從開庭至今已持續數日,記者獲悉,信宜紫金再次提出了調解意愿。與此同時,信宜紫金還透露,雙方就該案焦點問題的爭議繼續僵持不下。
(電話采訪)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王燦發:
比如像這次水污染找到了哪些是污染企業,哪些是老百姓,賠償多少,政府部門包括環保部門是可以作為中間人來進行調整。那么雙方都接受了,讓他們之間達成一個協議,而不是說政府部門跟企業簽訂一個協議。
董倩:
如何挽回公眾的損失,恐怕有兩條腿:一方面要依靠政府,讓政府成為一個中間人協調雙方的關系,最后達成共識。另外一方面可能要走公益訴訟這樣一個道路。
今天的節目就是這樣,感謝您的收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