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一場由機動車新規引發的電動自行車歸屬之爭,在經歷了數天的發酵后,終于以相關部門的澄清和解讀而告終。然而,電動自行車為何屢遭爭議?新國標為何遲遲不能出臺?電動自行車行業前景如何?這些問題依舊引人關注。
爭議不斷為哪般?
電動自行車是一種節能、低碳、省力、快捷的交通工具。但是近年來,因存在大量電動自行車占用機動車道、橫穿馬路、搶道行駛、超速等違章行為,由此引發的交通事故也與日俱增,使得電動自行車成為全社會一再熱議的對象。
日前,在新修訂的《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開始實施之際,時速20公里以上、重量超過40公斤的電動自行車如何歸類的問題,再次把電動自行車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對此,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馬中超表示,電動自行車屬于機動車,要考駕照、買保險的說法是對新規的誤讀,發展15年來,電動自行車一直按照非機動車進行定位管理。
從事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多年的陳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相比步行和普通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最大的優點就是速度快,是合適的中短途代步工具。而這個優點也恰恰成為其備受詬病的弊端。他介紹,目前,電動自行車的設計時速可達40公里,而根據國家規定,其設計時速應該在20公里以下,因此,正規的生產廠家在產品出廠時,都會給車輛安裝限速器,以保障駕駛安全。“但很多消費者為了車子行駛得更快,在購買時就會拆除限速器,進而形成安全隱患。”“當然,存在安全隱患,也與我國民眾道路交通安全意識不高、交管部門缺少有效監管有關。”陳先生補充道。
綠源電動車董事長倪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電動自行車歸類的爭議由來已久,上述新規的出臺并非專門針對電動自行車,引發爭議的條款在2004年出臺的相關規定中就已經存在。“此次之所以再次引發關注,一方面是由于消費者的誤讀;另一方面也與電動自行車的新國標遲遲未能出臺有直接關系。”他說。
新國標緣何出臺難?
據了解,電動自行車是我國的原創產品。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制,90年代實現商品化。1998年~2011年,我國電動自行車年產量從5.8萬輛猛增至3096萬輛,年均增幅逾40%。
為了保證這一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早在1999年,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17761-1999)就已出臺。該國標中,除了包括電動自行車最高時速不應大于20公里(強制性條款),整車質量(重量)不大于40kg外,對電動自行車的續航里程、百公里電耗、制動性能等也作了限定。
“按理說,國標的修訂周期應該是5年。”陳先生表示,從1999年至今,已經快14年了,電動自行車的國標卻一直“原地踏步”,新國標遲遲未能出臺。“作為企業,我們非常希望一個健全完善、與時俱進的新國標盡快出臺。”
對于新國標長期未能修訂出臺的問題,作為新國標參與制定者之一,倪捷表示,一方面,電動自行車可以說是“中國特色”,國際上可循的成熟標準較少,不像冰箱、電視機等產品,可以參考國外標準的相應條款,標準制定難度大;另一方面,電動自行車標準的制定牽涉多方利益,摩托車行業、交管部門,乃至不同生產企業都各持己見,難以統一。
“事實上,相關部門一直在討論、研究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制定。從2010年開始,中國自行車協會就會同多家電動車企業,成立了協調小組,小組下設專家組,開始著手制定新國標。截至目前,已經草擬了十幾稿,相信很快就能出臺征求意見稿。”倪捷透露。
據中國自行車協會提供的消息,現行的《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正在加緊修訂中,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將積極與機動車新國標相銜接,并有望于明年出臺。
行業前景如何?
雖然爭議不斷,但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的發展有目共睹。尤其是近年來,從事電動車生產、銷售的企業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除了需求旺盛的國內市場外,國外市場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約為1.4億輛,并且每年在以3000萬輛左右的生產規模發展。
中國的電動自行車滿足的是中低收入人群的代步需求,而歐洲的電動自行車則以運動、休閑需求為主。“今年,我去歐洲考察,在德國參加專業展會時發現,現在幾乎90%的歐洲自行車品牌都有了電動自行車產品,包括在汽車零部件領域排名世界第一的德國博世公司,以及奔馳公司。”倪捷表示。而且歐洲的電動自行車大多采用鋰電池,售價比較高。“歐洲的電動自行車售價一般在1000歐元~4000歐元,美國的也在2000美元左右。”倪捷說。
在倪捷看來,這對中國電動車企業而言意味著機遇。“全世界都對電動自行車行業充滿期待。中國的企業具有先發優勢和產業優勢。隨著國外需求的上升,中國有望成為全球電動自行車的零部件供應基地,從中分得一塊更大的蛋糕。”
據了解,目前綠源電動車公司已經開始對國內外兩個市場實行兩手抓的戰略。一方面,進一步關注中國市場,逐步提升產品層次;另外一方面,致力于為海外高端需求進行產品研發。
作者:孟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