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日前發布的4月份保險基礎數據顯示:總額一直不斷增加的保險資產,在4月份竟然出現了自2004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現象。與此同時,保險全行業截至4月份的平均投資收益率僅為1.52%,遠低于去年全年的平均水平。投資收益率的降低,凸顯了保險資金的運用問題,而后者對于即將啟動的保險資金QDII(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試點而言,顯得尤為重要。
保險資產為何倒退
上述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我國保險資產總額為16335.45億元,與上月的16367.27億元相比,減少了31.82億元。這是自2004年以來,在保監會對外披露的報表中首次顯示出資產總額的倒減。
《中國經濟周刊》在對多家保險機構的采訪中了解到,截至4月,保險全行業資金的平均投資收益率僅為1.52%,遠遠低于去年3.6%的平均投資收益率,除了股票投資收益為5%左右外,基金、債券等品種的平均投資收益率僅有1.3%。
是什么原因讓保險業總資產在4月份出現了“縮水”?保監會婉拒了《中國經濟周刊》就此問題的采訪,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險公司負責人則認為,“這說明保險公司沒有在資本市場上抓住機會。”在他看來,目前的保險業在以實力為基礎的金融行業之中仍然缺乏足夠的“話語權”。“注重收益的時代必須能夠有效地掌控資金。”該人士說。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盧平的觀點與之不謀而合。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可以解釋的原因只有兩個:一個是保險公司目前的投資渠道狹窄;另一個是保險公司對于資本市場的判斷不足。換句話說,就是對資金的運作能力不強。”
據了解,截至2005年底,中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已達到14315.8億元。這些資金除了可以投資存款、債券、基金、股票外,還被允許投資短期融資券、國際開發機構人民幣債券、資產證券化等金融產品,也可以采取各種方式間接投資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有專家還預計,間接投資不動產、間接參與消費類貸款及產業基金等項目投資也有可能成為現實。
“既然投資渠道不是根本所在,那么問題就出在資金的運用上。” 盧平舉例說,保險公司從去年開始熱衷于債券回購,并在回購市場上表現得相當活躍。
2005年,保險公司在債券市場的交易額度約為4500億元。由于當時債市的火爆,也引發了保險公司通過回購來放大額度、賺取套利收益的沖動。即將債券作為權利質押,融入資金,并在約定的時間返還資金,贖回債券。據了解,保險公司一邊把融入的部分資金留在回購市場上,繼續進行短期回購操作,一邊則把一部分資金通過第三方投向股票市場和基金市場,以期獲得比純粹投資債券更高的收益。
盧平認為,保險資金在回購市場反復操作,雖可以增加資金,但也存在著很大的利率風險。由于融入資金所支付的利息是鎖定的,而用融入資金所購的新票據或股票、基金,其收益率卻是浮動的,如果保險公司操作的周期很長,就可能出現較大的投資風險。
風險壓制保險QDII勢頭
此前,保監會主席吳定富曾表示,隨著保險業資產規模不斷擴大,投資渠道不斷拓寬,保險的投資風險也在同步放大。而如何有效地控制投資風險,是已經開閘但尚未啟動的保險QDII面臨的最大問題。
“投資渠道的逐步拓寬,并不意味著投資收益就一定會不斷增加。” 盧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保險公司在資金運用方面的問題會影響投資收益率。”
事實上,保險公司對QDII的反應也普遍謹慎。多家接受采訪的保險業人士表示,要先等保監會出臺具體實施細則后,再結合實際采取相應的措施。
太平人壽資產管理部相關人士指出,本幣兌換成外幣進行投資,難免會在換匯的過程中產生匯率風險以及換匯手續費,而人民幣的升值風險讓保險公司不可能將大量的人民幣換成外匯投入境外資本市場。
太平人壽的擔憂頗具代表性。事實上,除了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這三家在境外上市的保險公司外,對國內其他的保險資金來說,一個很大的困惑就是匯率風險。“如果在沒有一個完善對沖工具的基礎上,大力發展QDII是不太可能的。”業內人士坦言。
針對保險公司的謹慎態度,保監會資金監管處處長曹德云此前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談到,保監會正與有關部門密切合作,考慮為保險公司尋找金融衍生品作為避險工具,以使保險資金盡快投資海外市場。
他表示,由于國際上的金融衍生產品種類繁多,保監會正在研究如何選擇這些產品。
據了解,2005年整個國際保險資金有18%是投資在金融衍生產品方面的。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有衍生產品作為對沖工具,至少可以規避60%至80%的風險。”
保險QDII細則的困惑
雖然為了分享5月份中國銀行H股首發的盛宴,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太平洋保險、平安保險等幾家保險機構分別獲準購匯境外投資,用于認購中行股份,但都是通過監管層“特批”的形式,并非啟動QDII試點。《中國經濟周刊》從保監會獲悉,目前,關于保險QDII的關鍵性文件《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管理暫行辦法》正由保監會和央行在加緊修訂中。
“事實上,保險公司資金進行境外投資在技術上已經可行。”中國保監會資金運用監管部有關負責人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但由于之前央行的‘第5號’公告中,涉及保險業的內容很少,所以保監會正在和央行進行商討。”
在央行“第5號”公告中,涉及保險業的只有短短一句:“拓展保險機構境外證券投資業務,允許符合條件的保險機構購匯投資于境外固定收益類產品及貨幣市場工具,購匯額按保險機構總資產的一定比例控制。”將保險業境外投資的外匯資金來源從“自有”擴展到“購匯”。
但股票投資并未被納入購匯投資的品種之中,頗出乎保險業的意料。據保監會相關人士透露,在保監會與央行就保險資金QDII實施而進行的商談中,股票投資一直是重點討論的內容之一。
而在此前保監會發布的《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管理暫行辦法》和《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中,允許保險機構境外投資的品種更是遠遠多于央行公告中規定的品種,不僅包括固定收益類產品及貨幣市場工具,還涵蓋結構性存款、住房抵押貸款證券等投資品種。
由此而產生的問題是,在QDII投資渠道與已放行境外投資渠道不一致的情況下,保險業如何進行政策的銜接和調整?
上述保監會人士表示,央行公告發布后,保監會已與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等相關部門進行溝通,研究對現有政策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政策變化和形勢需要。
“QDII只是增加了購匯的環節,所面對的境外市場環境并沒有發生變化,因此,對于QDII將涵蓋哪些投資范圍和品種,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溝通。” 該人士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