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主席吳定富24日表示,近年來我國再保險對保險業發展的獨特支撐作用日益突出,但距離市場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必須從戰略高度創新發展再保險業,促進再保險市場與直接保險市場協調發展。
吳定富是出席在京舉行的“金融改革創新與再保險業發展論壇暨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儀式”時說這番話的。
再保險:保險業的“安全閥”和“調控器”
對于再保險的好處,吳定富首次借用了兩個形象的比喻。他說:“再保險具有保險業‘安全閥’和保險市場‘調控器’的獨特功能。”
作為“保險的保險”,再保險發揮為保險公司分散賠付風險、擴大承保能力和巨災保障功能,在更廣泛的區域內分散保險業的風險,可減少重大突發事件對保險行業的沖擊,保障保險市場安全。
同時,再保險公司由于擁有行業風險數據優勢,能客觀評估市場風險狀況、引導保險定價并提供相關技術和信息。這有利于監督和指導保險公司規避風險,輔助保險市場調控。此外,保險公司近年來也加強了風險管理力度,商業再保險成為其提高償付能力的一項重要手段。
4%:我國再保險“分量”太輕
目前我國再保險市場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總承保能力偏弱且較分散,市場中缺乏資本、技術實力突出的領導力量。吳定富指出,我國再保險業發展滯后于直接保險和國際再保險市場發展的現狀,已經成為保險業加快發展的瓶頸。
據統計,去年我國直接保險市場的保費約4927億元,同期再保險分保保費200多億元,只占直接保險保費收入的4%多一點,而發達國家這一比例一般為20%左右。
另外,我國保險賠付占自然災害損失的比重不到5%,再保險賠付更少。比較而言,去年全球最大的單一巨災——美國“卡特里娜”颶風,全球保險業累計賠付450億美元,國際再保險公司承擔了其中三分之二的賠款。
國務院文件3處專門提到再保險
吳定富說,新近頒布的《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有3處專門強調了再保險業的改革發展。
一是提出了積極發展包括再保險在內的四個市場,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保險市場體系;二是提出了完善多層次的農業巨災風險轉移分擔機制,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財政支持的農業再保險體系;三是提出了加快發展再保險,促進再保險市場和直接保險市場協調發展。
他認為,“這三個方面,關系到保險業又快又好發展的大局,關系到保險業做大做強戰略的推進,從戰略高度突出了再保險的地位和作用,為再保險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宏觀政策環境。”
全面開放:優先國內分保需落實
針對我國保險市場已進入全面對外開放的發展階段,吳定富強調,“要處理好優先國內分保和全面對外開放的關系”。
按照慣例,世界各國都通過法律手段對本國保險市場實行特別保護,其中通過對再保險保護是一種重要手段。我國保險法第103條也明確規定,“保險公司需辦理再保險分出業務的,應當優先向中國境內的保險公司辦理。”
然而,長期以來國內保險公司形成了對國際再保險市場的高度依賴。近幾年境內公司向境外分出保費,大體上占到全部商業分保業務的80%-90%左右。去年底,保監會首次出臺《再保險業務管理規定》,進一步明確了保險法中關于商業再保險優先國內分保的政策要求。
吳定富強調,“對于相關法律規定,我們要認真加以執行。與此同時,再保險業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借鑒學習國際再保險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和成果,通過開放盡快提高我國再保險業的發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