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經營報報道,無論是上市后遭遇“零成交”的地方政府債,還是目前遭到機構追捧的城投債,今年以來隨著發行規模的擴大,系統性風險也開始為市場關注。
“現在地方政府發債,其實一個地方和另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程度、可預期的稅收是不一樣的,盡管都有中央財政擔保,中央財政只有一個,但是基礎的發債主體是不一樣的。那么,市場為什么不能有效地評估這種風險呢?”銀監會創新監管協作部主任李伏安5月曾提出中國現在應當關注系統性風險的監管問題。
“我現在提出這種風險問題,但具體的監管還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努力。”李伏安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地方債遇冷
5月22日,打包發行的廣西(一期)、北京、上海(一期)、河南(二期)四省地方政府債券共計169億元,債券期限均為3年,票面利率為1.67%,發行倍數僅為1.39倍,這一認購倍數創出地方債發行以來的新低。
“目前尷尬的地方債流動性現狀,主要是因為想買的機構都拿到額度了,不想買的也都沒有買,市場上缺乏投資需求。”一家股份制銀行資金部負責人5月27日告訴記者。
從3月27日首期新疆地方債開始,地方債就遭遇了多次調整。地方債最初是單筆發行、單筆招標,但由于發行規模小,到4月10日發行第5期時,中標利率已從1.61%上升到1.7%。隨后,為緩解承銷商的壓力,地方債改為多筆同時招標,但并不統一發行利率,不過利率照樣飆升,到4月22日,地方債開始“打包”發行統一招標利率的時候,地方債的發行利率已經上升到1.82%,之后利率則是一路下行,到5月22日,上海等四地地方債聯合發行時,中標利率已經下跌到1.67%。
在認購倍數方面,機構的興趣一再走低,從最初的2.1倍,滑落到1.45~1.52倍之間,5月22日時,則進一步降低到1.39倍。而在交易方面,地方債的二級交易也并不活躍,不少品種出現多天的“零成交”狀況。財政部的數據顯示,已上市交易的22期地方政府債券(949億元)只成交約379.2億元。
國泰君安債券部一位交易員告訴記者,雖然地方債相比國債有一定的利差優勢,但和國債不同,目前在市場上幾乎看不到商業銀行的雙邊報價,沒有對手方。“地方債的收益率對基金沒有吸引力,3年期的期限設置對保險資金沒有吸引力,流動性對城商行沒有吸引力,幾乎就是幾大銀行持有。”
一個典型的情況是,一些中小型銀行或機構,由于承銷壓力增大,不愿意參與承銷團固定拿地方債的額度,現在就出現了直接通過甲類承銷團成員(國債業務綜合排名前30名以內的金融機構)的通道,不定期地參與投資地方債。
前述股份銀行資金部負責人認為,地方債的發行規模比較小,商業銀行更多只是出于資產配置的需要而持有,交易性的需求不大,因此目前流動性并不好。不過他認為后期隨著地方債的規模增大,商業銀行的投資性需求應該會上升,地方債的二級市場也會更加活躍。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對地方債的關注焦點還在于,在目前財政部代理、打包發行的體制下,各個地方債的發行利率更多地介入了中央政府的因素,但在二級市場上又是分開交易,這實際上形成了價格的扭曲,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在加劇。
對此,新華財經副總裁兼評級總監陳松興認為,在金融危機情況下,地方債目前承擔了給資金困難的地方籌資的功能,因此利率低、流動性差等都可以理解,而如果要在利率等方面給每個地方債做市場化的區分,資金困難省份的地方債的評級可能并不高,這會給操作帶來現實性的困難。
城投債受追捧
地方債是為中央投資項目地方配套項目提供資金,事實上,在今年“每一個省都有八條、十條高速公路同時興建”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為基建項目籌資的另一個形式就是發行各類城投債(又稱“準市政債”,由城投類企業公開發行的企業債和中期票據,其募資投向多為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或公益性項目)。
財政部人士曾表示,今年地方政府為中央項目的配套資金在6000億元,但地方債只有2000億元的規模,余下仍有4000億元的缺口。
招商證券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城投類企業債發行增長迅猛,一季度企業類城投債共發行216億元,而2008年第四季度僅為77億元;一季度企業類城投債占當期企業債發行總額的33%,去年第四季度僅為7%。今年1~4月份城投類中期票據發行也穩步上升,4月份共發行70億元,占當期中票發行總額的6%。在收益率方面,比如一般評級在AA級的5年期無擔保企業債的利率都高于下浮15%的優惠貸款利率,對機構來說吸引力較大。
一家大型私募機構的固定收益部負責人5月27日告訴記者,今年除了在國債上做一些投資性交易外,他的主要配置就是城投類的品種。不過,為了控制風險,他的原則是做出每一個投資時,都要到發債企業當地實地考察一下。
廣發證券一位交易員告訴記者,隨著城投債今年的發行規模逐漸擴大,城投債風險已經為機構在關注。雖然城投債都有地方財政做隱性擔保,但現在部分地方政府的舉債額度已經非常大,增速超過了GDP增長和可支配財力增長的不在少數,一般這類地方城投債的風險就應該關注。
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公司的副總經理丁豪樑則表示,他們在評級前首先會關注城投公司與政府的緊密程度,比如當地是有一家這樣的窗口公司還是有多家,每一家獲得政府支持的力度,自身商業性經營項目的比例,是否政府有回購承諾等,都是評級城投債的重要因素。
大監管框架
目前,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等分屬不同的監管部門,財政部、發改委、銀監會、證監會和央行都有參與,因此市場上一直呼吁要加強債市的統一監管問題,比如是否由央行在統一監管債市的準入問題。
對于監管,李伏安告訴記者,以地方債為例,由于有中央政府擔保,除了市場價格本身不合適之外,由于發行規則的不一樣,也造成了監管的障礙。
5月25日發布的《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意見的通知》中,再次明確提出要逐步建立統一的債券市場監管規則和標準,不過實質性的內容并不多。
陳松興認為,統一的監管確實有利于對市場系統性風險的控制,從目前來說,中國地方政府發債融資的問題確實不大,但目前美國加州已經出現了政府破產危機,這說明地方政府的發債問題應該引起長遠的重視。(記者徐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