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充裕 M1、M2增速雙創歷史紀錄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央行昨日公布數據顯示,6月份M1、M2同比增速分別為24.8%和28.5%,均創歷史新高,環比分別加快6.1個百分點和2.7個百分點。另一方面,M1、M2同比增速的“剪刀口”也收窄至3.7%,為去年8月份以來的最低。
M2與M1之間的“剪刀差”通常被用來衡量經濟活躍程度,而6月份由上月的7.1%快速收窄至3.7%,為連續第5個月收窄。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潘向東表示,“剪刀差”持續收縮在預期之中,顯示經濟活動回暖,開工項目增多。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認為,票據融資繼續下降是造成“剪刀差”收窄的重要原因。此外,在持續的財政政策刺激下,企業活期存款增速較此前有所加快也是推高M1的原因之一。對M1貢獻最大的,除了企業的活期存款,居民存款出現活期化苗頭,也是不容忽視的。
魯政委指出,資本市場的持續活躍,尤其是IPO網上申購方式改革后,散戶中簽率有所提高,而首發的兩只新股首日漲幅均接近100%,這無疑會鼓舞打新熱情,令儲蓄資金開始出現活期化苗頭。
他提醒說,“剪刀差”收窄一方面反映了經濟活躍程度較此前有所提高,但上述原因所折射的經濟改善程度還不能估計過高。
貨幣信貸走高可能引發通脹預期,近來也備受市場關注。由其所引發的擔心貨幣政策可能進行調整的預期有所增強。央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近日撰文表示,下一步應在保持貨幣政策總體寬松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經濟金融形勢的前瞻性分析,適時適度進行微調。
魯政委認為,考慮到歷史經驗,信貸增量可能已超出經濟所需的適度水平,市場的通脹預期有所增強,未來央行對貨幣信貸的調控力度將會加大,但年內就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和啟動加息進程的可能性還不大。他認為,未來財政資金的投放和上新項目的進度可能會有所節制。(記者李丹丹苗燕)
票據融資直線下降信貸結構出現好轉信號
央行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末,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同比增長34.44%,上半年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7.37萬億元,同比多增4.92萬億元。6月份當月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1.53萬億元。
數據顯示,6月份貸款增速達到歷史最高點。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及其他類型金融機構當月新增貸款繼續保持“三分天下”的局面。
中小銀行放貸意愿較強
對于6月份的信貸增長,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導致6月份信貸猛增的主要原因是5月末項目資本金下調操作細則的出臺,使得不少地方政府一直渴望上而未能上的項目能夠申請貸款,同時,中小銀行放貸意愿也比較強烈。“供需契合,是6月份信貸再度井噴的最主要原因。”魯政委說。
事實上,進入二季度以來,工、農、中、建四家國有銀行的新增信貸占比就開始下降。6月份,四家國有銀行新增信貸4967.22億元,占當月新增信貸的32.46%;股份制銀行當月新增信貸5353.49億元,占新增信貸的34.99%;以城商行為首的其他類型金融機構當月新增貸款4979.29億元,占比約達32.5%。而此前,四大行的份額很少低于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