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三部委醞釀稅收新政
3年或5年及以下繳費期產品或不再免征營業稅
近日,消息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保監會聯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幾大部門,商討對保障期一年期以上(包含一年期)、繳費期3年或5年及其以下的返還本利型普通人壽保險、年金保險或不再免收營業稅,目前已向幾家大型壽險公司聽取意見。多家中小保險公司高管表示尚不知情。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討論營業稅稅率可能達到5%,如果按此稅率征收,將超過目前壽險保單的邊際利潤率,政策一旦實施,必將迫使保險公司向長期期交產品轉型,否則只能虧損或者提高費率。而如果以5年為界限,這一政策將影響目前壽險公司七八成的新單業務,對已然蕭條的壽險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3年或5年及以下繳費產品或被征營業稅
大面積的保費會受此政策影響,尤其是銀保渠道產品,多數是5年及其以下繳費期產品。
“為了調整現有的保費結構,關于返還型的人身險產品營業稅政策可能會有所調整。”近日,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保監會、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協商,或通過3年或5年及其以下繳費期返還本利的普通人壽保險、養老年金保險征收營業稅的方式,限制躉交(一次性繳費)及短期期交非保障型保險業務。
“目前只在幾家大公司間討論聽取意見,方案還未成型,但純保障型產品明確繼續免稅。至于繳費期是3年還是5年為界尚在討論,沒有固定繳費期的萬能險是否包含在內也尚未確定。”上述消息人士表示。幾家大型壽險公司內部人士也向記者表示聽聞此事。本報記者立刻就此事向保監會求證,但截至發稿保監會并未給予回復。
此前,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對若干項目免征營業稅的通知》(財稅字[94]002號)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人壽保險業務免征營業稅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18號)的有關規定,對保險公司開展一年期以上(包括一年期)返還本利的普通人壽保險、養老年金保險,以及一年期以上(包括一年期)健康保險免征營業稅。
在此規定下,每年各保險公司會向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申報具體免稅產品,經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審核列入免稅名單的產品免征營業稅。
“差不多95%的產品都獲免收營業稅。”某中型壽險公司高管介紹,“不論是目前市場上比重最大的分紅險,還是保障功能比較強的定期壽險、終身壽險等產品都屬于這一范疇。只有少量投連險、不滿一年期的產品等不免稅。”
中信建投保險分析師繳文超認為,如果這一政策成行,必然使得行業保費結構向長期期交方向轉型。“根據相關規定,金融保險業的營業稅率是5%,超過目前大多數壽險保單的邊際利潤率。如果征收營業稅,這些產品必將取消5年或者3年及其以下繳費期選擇。除非保險公司愿意虧損經營或者行業整體提高費率。”
“而保費結構向長期期交方向的轉型一方面有利于保險公司續期保費的增加,使得保險公司經營更加穩健,另一方面,這類產品對公司內含價值貢獻度也明顯大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發展長期期交產品是保監會力推的行業轉型方向之一。
對于消費者來說,在價格上,躉交的保費比期交的總和要少,但是考慮到繳費期內的通貨膨脹因素,期交和躉交本沒有太大的差別。同時,期交可以追加附加險,可以享受保費豁免(如果保戶在交費期尚未滿時就出險,則未交清的部分保費就可免除),可以改變保額或者追加保費,具有更強的靈活性。
但是,多家中小公司高管向記者表示尚未聽說這一政策消息。上述中型壽險公司高管認為,限制躉交以及短期期交的繳費方式,也是在限制消費者的選擇,這一政策不太合理,不太可能成行。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院長朱俊生則認為,保監會為了調整保費結構,應該不至于付如此大的代價,大面積的保費會受此政策影響,尤其是銀保渠道產品,多數是5年及其以下繳費期產品。
七八成新單保費或受影響
在目前壽險公司的所有新單業務中,5年期及其以下繳費期的新單保費收入占比有七八成之多。
業內人士估測,如果以5年繳費期為界限,在目前壽險公司的所有新單業務中,5年期及其以下繳費期的新單保費收入占比有七八成之多。
以中國人壽為例,根據其2012年半年報數據,公司首年期交保費占首年保費(即新單保費)比重提升至37.43%。意味著躉交保費占首年保費的62.57%(100%~37.43%),而在37.43%的首年期交保費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僅占37.57%,假設不存在6年、7年、8年、9年繳費期(一般比較少見),則5年及其以下首年期交保費在首年期交保費中的占比達到62.43%(100%~37.57%),在所有首年保費中的占比就是23.36%(37.43%*62.43%)。加上躉交保費62.57%的比例,也就是說選擇5年及其以下繳費期的保費占所有新單保費的85.93%。這部分保費有可能會被征收營業稅,這其中要刨除繼續免稅的純保障型的保費,但其占比不大。
“以銀保渠道為主的中小公司比例可能更高一些。除平安等個別公司外,大多數保險公司新單保費收入中,僅躉交占比就超過60%。”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朱俊生認為,因為躉交和短期期交主要是對當年保費收入貢獻明顯,如果沒有了這些繳費期選擇,保險公司短期內的新單保費收入、年總保費收入會明顯下滑,這無疑是給目前的壽險業雪上加霜。
2012年前11個月全國人身險保費收入9439億元,同比增長3.87%,其中壽險保費8284億元,同增僅1.77%。
“而且以目前消費者的習慣,繳費期限長的產品銷售起來也更加困難,退保的風險卻在增加。”某壽險公司分公司管理人士表示。
但其指出,這一政策影響的只是保險產品繳費期的選擇。由于目前同一款壽險產品的繳費期一般包括躉交、3年、5年、10年、15年、20年等選擇中的幾種,即可選擇躉交、短期期交,也可選擇長期期交。取消了3年或者5年及其以下繳費期的選擇,并不代表這些產品會停售。銀保產品則有可能面臨比較明顯的調整。“目前銀保產品普遍繳費期較短,繳費期的變化,又必然帶來產品返還方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