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今天是轉融通第五輪測試的最后一天,轉融券推出進入倒計時。對于市場對“全面做空時代到來”的擔憂,證金公司統計數據顯示,近期券商轉融資需求大增,在現有161.73億元余額的基礎上,到2月底新增轉融資需求將超過100億元,預計6月底轉融資余額將超過400億元,較目前增長約1.5倍。試點期間,轉融券業務規模不會迅速放大,轉融資仍將在轉融通業務中占有主導作用。
券商將直接受益于轉融券業務的推出。分析人士預計,今年兩融業務對券商業績的貢獻率有望超過10%。
限售股不能轉融券
從目前情況看,試點期間轉融券業務規模不會迅速放大。一是轉融券業務推出后,證券出借人需要熟悉證券出借規則、評估風險,個別機構還要履行復雜的審批手續,因此較難在短時間內提供大量券源供證金公司使用。二是轉融通試點證券公司和標的證券的選擇較審慎,試點期間不會大量鋪開,可供轉融通的證券種類、數量均較有限。三是投資者尚未形成做空的交易習慣,同時目前滬深300成份股平均股價14元左右,平均市盈率12倍左右,下跌空間很小,投資者做空意愿不大,融券需求較小,將導致轉融券需求也較小。綜合來看,試點初期的轉融券業務規模不足以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此外,市場擔憂限售股會通過轉融通業務變相賣出,從而加大拋壓。分析人士表示,這種擔心是多余的,目前限售股在融資融券業務中還不能使用,不會通過轉融通業務變相賣出。一方面,融資融券的標的證券必須可在市場上流通,限售股在解禁之前不能流通,不能通過融券進行賣出;另一方面,融資融券擔保證券存在被證券公司處置的可能性,要求其具有流通性,因此限售股不能作為融資融券擔保物。轉融通作為融資融券的配套機制,遵循同樣的準則,限售股既不會作為轉融券出借給證券公司,也不會被證金公司接受為轉融通擔保物。
轉融資將占主導地位
證金公司表示,在轉融資業務先行、轉融券隨后推出的前提下,轉融資將占有主導地位,轉融券業務規模不會迅速放大。轉融券業務的推出特別是在業務試點期間,不可能對市場產生“全面做空”的作用。
轉融通業務推出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將以向市場注入資金為主。從融資融券目前開展情況來看,融資規模遠遠大于融券規模。從同樣開展轉融通業務的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來看,轉融資業務規模普遍高于轉融券業務。在轉融券業務發展得最好的日本,其業務規模占轉融通業務規模的比重僅為36%。可見,以轉融資為主的轉融通業務格局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得以維持,轉融通主要是通過轉融資業務向市場注入資金。
統計數據顯示,短期內來自券商的轉融資需求大增。自去年8月30日轉融資業務試點啟動以來,證金公司累計向證券公司融出資金690億元,目前轉融資余額達161.73億元。據證金公司對52家證券公司資金需求意向統計,在現有余額的基礎上,到今年2月底,新增轉融資需求將超過100億元。到6月底,在現有余額的基礎上,新增轉融資需求將達250億元,轉融資余額將超過400億元。
綜合來看,我國目前的融券賣空機制難以產生“全面做空”的作用。我國只能通過融券賣空機制進行個股做空,股指期貨只能對市場進行做空,做空渠道較少。融券賣出時,投資者必須借入股票后才能賣空,而且必須滿足賣出價格的“提價規則”。融資融券業務兩年多來的實踐也表明,融券業務運行安全平穩,融券規模穩步增加,沒有對市場走勢造成明顯的影響。
申銀萬國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表示,轉融券的推出有利于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使投資者的持股收益多樣化,有利于培育長期投資者隊伍。轉融券的推出為投資者做空和風險對沖提供了交易工具,有利于改善風險管理工具短缺的局面,降低投資風險,有利于培育長期投資者,提高市場流動性。轉融券的推出為投資者長期持股提供了額外收益,投資者可以借券給證金公司,進而獲得借券的費率。轉融券的推出將從風險管理和收益管理兩個維度推進長期投資者的發展。
券商受益兩融業務
長城證券的研究報告預計融資融券業務還有5倍增長空間,券商將從中受益匪淺。
目前,參與融資融券業務的券商共74家,有轉融通業務資格的券商擴容到52家,融資融券余額增至1110億元,較去年初增長24.0%。雖然增速很快,但融資融券交易額占A股市場交易額的比例僅為4.9%。在投資者結構與大陸類似、散戶占比較高的臺灣,其融資融券交易額占市場總交易額的比例為30%左右。如果大陸兩融市場發展到臺灣的規模,則兩融業務規模還有5倍的增長空間。
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證券公司兩融業務利息收入達52.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1%。假設兩融業務平均規模較去年增長2倍,在其他業務收入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券商營業收入將提升8.2%,兩融業務收入占比將達10.9%。
長江證券測算數據顯示,從利潤結構看,經紀傭金對券商利潤的貢獻率已由2009年的52.8%降至2012上半年的-2.04%(考慮了后臺相關部門的成本)。即使考慮經紀客戶的保證金利差收入,經紀業務對利潤的貢獻率也從64%下降至目前不到20%的水平。兩融業務利潤貢獻率提升至7.25%。分析人士預計,今年兩融業務對券商業績的貢獻率有望超過10%。
在兩融業務利潤貢獻率提升的同時,部分券商有望率先脫穎而出。統計數據顯示,海通證券、華泰證券、中信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光大證券6家券商從兩融業務開展至今一直保持領先地位。長城證券認為,兩融業務的行業競爭格局基本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