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標準
我國大米鎘標準比國外更嚴
新京報訊 我國大米標準與歐洲、美國相比,尤其是鎘、鉛等重金屬的限量究竟高還是低呢?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和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都向記者指出,對于鎘的限量值,我國標準是0.2mg/kg,國際食品法典標準(CAC)規定大米鎘限量為0.4mg/kg,歐盟是0.2mg/kg,日本也是0.4mg/kg。而鉛,美國并沒有制定大米的鉛限量;CAC規定谷物糧食鉛為0.2mg/kg,我國和歐盟的標準也都是0.2mg/kg,“這都說明作為我國主要口糧,大米標準限定是較為嚴格的。”
影響
鎘中毒潛伏期為15到20年
新京報訊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昨晚向記者表示,鎘中毒的潛伏期一般是15到20年,但對于食用鎘超標的大米,產生的危害要看一個人的體質以及攝入量大小。如果一個人的整體體質好,不會有特別的影響,但如果是缺鐵、營養不良等人吃了,鎘污染就易產生嚴重影響。
朱毅說,人體吸收鎘主要有3個渠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其實消化道吸收的鎘并不多,反而是要留意吸煙,這是吸收鎘的一個大來源,通過呼吸系統吸收的鎘可占到30%。另外,朱毅也建議不要長時間食用同一產地和同一品牌的大米。吃不同產地的大米從營養角度可以更均衡,也可以規避一些食品安全風險。
測試
北京大米監測未現鎘超標
新京報訊 對于大米重金屬污染問題,記者在本月初曾請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對大米的鉛、鎘、鉻等重金屬做過實驗測試,市食品監控中心當時也監測了40多份大米樣本(見本報5月7日報道),這些大米來自北京的超市、批發市場等流通環節,涉及30個品牌,包括袋裝米、散裝米,均沒有發現鉛、鎘、鉻重金屬超標現象。
市食品監控中心介紹,自2007年起就對大米展開重點風險監測,一份大米要檢測近40個指標,包括各種重金屬和一系列農藥殘留檢驗,去年一年內監測了北京316個大米樣本,均未發現問題。
專家解讀
土壤鎘污染主要因采礦冶煉
新京報訊 針對目前熱議的鎘米污染,多位專家表示,土壤鎘污染主要來自采礦、冶煉行業,工廠排放廢氣中含有鎘,可能會通過大氣沉降影響較遠的地方。
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高吉喜表示,鎘污染大部分來自開礦,工業排放的鎘不是很多,主要來自冶煉廠。另一位中科院專家也表示,采礦和冶煉會導致土壤鎘污染,此外,一些肥料中也含有重金屬鎘。即使冶煉廠距離遠,其排放的廢氣擴散后也可能隨降雨落到農田中。
這位專家表示,現在工廠的重金屬排放標準較嚴格,也不排除是當地因多年來工業生產歷史,加上管理不善等原因累計造成的鎘污染。
他表示,要尋找稻米鎘超標的原因,需對當地大氣、水和土壤都進行檢測。
“鎘大米”事件回放
16日
廣州市食藥監局公布一季度抽檢數據,8批次米及米制品鎘超標。
17日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一學生申請公開“鎘大米”相關信息。
17日晚
4家鎘超標米使用單位及鎘含量公布,但超標米品牌及生產商未公布。
18日
鎘超標米生產商及品牌被公布。
20日
廣州順德區檢出9批次鎘超標大米,產地涉及湖南、江西。
21日
湖南超標大米產地攸縣及衡東縣的4個涉事米廠停產接受調查,當地稱周邊無重金屬企業。
21日
廣州市食藥監局局長回應:此前只公布監測結果,不公布廠商的做法的確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