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漫畫:位置模糊 新華社發 蔡子君 作
轉基因食品安不安全
自從1996年轉基因作物實現商業化種植以來,轉基因可能是農業史上最有爭議的技術。支持者認為轉基因技術能緩解資源約束、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產品品質,反對者則從食用安全、生態安全和主糧安全等方面提出質疑。轉基因技術是“潘多拉魔盒”還是未來農業之路?技術風險能有效預防嗎?種種紛爭公眾也很難辨明。
在農業部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林敏等生物學家看來,轉基因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的核心,拓寬了可利用基因的來源,實現了育種工作的可預期、精準、可控、高效,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和時間,是生物育種的技術革命。
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德·羅伯特說:“在農業領域,在這日益惡化的環境中,這項技術讓我們能夠少用水或殺蟲劑。而且并沒有證據表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類的健康有害。”
但也有專家表示,轉基因作物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潛在威脅值得警惕。生物技術理學博士、天津科技大學教師王芳說,抗蟲作物可能會使食物鏈中斷,而昆蟲在進化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對毒性蛋白的抵抗能力,出現所謂“超級害蟲”。
“美國環境保護局規定,在種植抗蟲害轉基因作物的田地周圍,必須保留一塊專門種植普通作物,讓害蟲有個避難所。”王芳說。
對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研究所朱禎研究員認為,吃含有基因的食品或含有轉基因的食品將會改變人類遺傳特性的擔心是毫無科學依據的。從長遠來講,轉基因食品跟常規育種得到的食品一樣,并沒有產生有別于其他食品新的不可預期的問題。
而世界衛生組織在2007年《關于轉基因食品的20個問題》的文件中曾謹慎地說:“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可獲得的轉基因食品已通過風險評估,并且可能不會對人類健康產生危險。”
教育部食品營養與安全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天津科技大學教授王俊平認為,化學目標物安全性的檢測很明確,比如三聚氰胺,而轉基因食品安全的評價非常復雜。
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應有知情權
有關轉基因安全性的爭論短時期內可能很難分出勝負,一些專家表示,應該充分保證群眾對轉基因食品消費的知情權,把問題擺出來,把選擇權交給群眾。
“跳出有關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爭論之外,人們有權知道吃進肚子里的食物到底是什么,應該充分維護人們對食物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農業政策專家、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程同順說。
“任何商品都必須充分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商品真實的信息情況必須提供給消費者。”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顧問、律師邱寶昌表示,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是法律賦予消費者的權利,同時這種規定也是經營者的義務。
南開大學張翔博士認為,規范并完善轉基因食品標識制度至關重要,轉基因食品的推廣和銷售要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公開和尊重消費者選擇權的基礎上。
“在相關爭論仍在繼續的情況下,我們國家應該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標識管理。”王俊平說,應該借鑒發達國家對轉基因食品的標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