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珠三角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惠的經濟政策承接了以香港、臺灣為主的發達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極大地加強了其區域的經濟實力,迅速進入了工業化中期階段。但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內工人工資上漲,土地價格迅速攀升,珠三角地區的價格競爭優勢逐漸喪失。在新一輪世界經濟結構調整背景下,珠三角要進一步實現跨越式發展,需轉變產業轉移和承接策略。
珠三角確切是指“泛珠三角”,這是2003年以來提出的概念,主要包括福建、江西、廣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和廣東9省區以及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泛珠三角地區面積約為占全國的20.9%,人口占全國的34.8%,GDP總值占全國的33.3%。由此可以看出,泛珠三角地區的發展關系著整個華南和西南地區,是推動東中西部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
泛珠三角區域地理位置優越但其內部各省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產業輻射能力不足,資源和經濟結構之間具有較大的互補性,這也體現了泛珠三角的區位優勢。要實現泛珠三角區域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就要通過各方合作,滿足區域各方對產業轉移和產業合作的需求,促使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產業梯度有效轉移。在具體操作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首先,破除體制束縛,確立點面結合的產業轉移戰略。泛珠三角的整體發展首先要依靠粵港澳強大的經濟實力,還要求各省區發揮比較優勢,盡量消除地區流通的障礙,確立以粵港經濟產業發展為中心,以此加大與其他省區的對接力度,實現粵港與其他省區的產業合作的點面結合的產業轉移戰略。主要包括在發展戰略、產業方向、市場體系、觀念制度、文化發展、基礎設施上實現對接,消除各省之間的障礙,為泛珠三角經濟區的發展提供大力支持。該區域可以通過建立如福建、湖南、廣西等省和福州、成都、海口等城市的產業輻射中心,然后在更廣的范圍內產生輻射效應,后期逐步建立的次輻射中心又形成一個較小的輻射體,如此滾動輻射,最終帶動整片區域的產業發展。
其次,盡快進行產業轉型,縮小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港澳地區最大的優勢在服務業,但為獲得更好的發展,為增長提供新的動力。香港應充分發揮自身的金融和物流優勢,為泛珠三角其他省市提供專業性服務。澳門也應進一步發揮以博彩、旅游為中心的服務型經濟領航者的作用。廣東具有強大的制造業能力,要繼續建設高新技術產業,構建高新技術產業群,根據產業調整和升級要求,逐漸向區域其他省區進行產業轉移。區域內各省市要積極承接相關產業轉移,實施區域創新戰略,大力培育如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網絡等新興產業,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
再次,加強產業合作,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區域一體化的目的是產業一體化,泛珠三角近年已面臨土地、人力、能源等供給緊張的狀況,各省市應遵循產業轉移的規律,將產業轉移和自主創新相結合,積極進行產業合作,拓展發展空間,使產業鏈向周邊地區延伸,培育產業集群,優化整個地區的產業結構。如福建的鞋業、服裝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可以與廣東進行對接,湖南主動接受粵港澳相關產業轉移;江西應以贛南作為橋頭堡,逐漸融入泛珠三角等。
2011年9月,由亞太總裁協會與中國吉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世界產業領袖大會在長春市隆重召開,大會主題為“新一輪全球經濟結構調整下的國際科技與產業轉移”,大會期間,著名國際經濟學家、亞太總裁協會全球執行主席鄭雄偉特別指出,在經濟合作日益緊密的今天,泛珠三角地區正處于產業升級與轉移和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在此背景下,泛珠三角地區要按照適度發展的原則,發揮各省市資源優勢,積極進行產業合作和產業轉移發展配套產業,促進區域內經濟的快速發展。(龔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