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11日晨在南非德班閉幕。各國代表經過數十小時最后“加時沖刺”,到11日清晨,4份決議艱難降生。
“馬拉松”談判14天
當來自200多個國家和機構的代表經過一晝夜艱難磋商走出會場時,疲態盡顯。這次原定于9日晚結束的大會因各方在部分焦點問題上分歧嚴重,只好拖延兩天后結束。之前,各方已進行了近14天的“馬拉松”式談判。
大會通過的4份決議,體現了發展中國家的兩個根本訴求:發達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進一步減排;啟動綠色氣候基金。《議定書》1997年簽署,是氣候談判進程中關于減排唯一一個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件,第一承諾期將于2012年年末到期。
不完美的“里程碑”
大會要求《議定書》附件一締約方(主要由發達國家構成)從2013年起執行第二承諾期,并在明年5月1日前提交各自的量化減排承諾。會議決定正式啟動“綠色氣候基金”,成立基金管理框架。2010年坎昆氣候變化大會確定創建這一基金,承諾到2020年發達國家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至少1000億美元,幫助后者適應氣候變化。
同時,大會也照顧到歐盟的主張,即成立“德班增強行動平臺特設工作組”,負責2020年后減排溫室氣體的具體安排。不過,對于歐盟要求在最后決議中加入“有法律約束力的框架”等強硬措辭,大會主席建議采用更加靈活的詞匯,如“進程”和“議定書、法律工具”等。最終,各方接受了這個妥協方式。
南非國際關系與合作部部長馬沙巴內坦言,這些決議“并不完美”,但它們是“里程碑式”的。
環保者稱“遠還不夠”
分析師認為,盡管會議批準一攬子決議,但部分內容不夠具體,而且措辭留有巨大漏洞,可能讓某些國家得以逃避減排責任。如《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期限,決議沒有明確說明是5年或8年;對于綠色氣候基金,資金來源和管理機制仍是空白;沒有提及懲罰措施……
世界自然基金會能源和氣候部門主管史密斯說:“他們沒有達成真正協議。他們弱化立場,以便所有人都能入伙。”
環保人士認為,一攬子決議沒能解決最緊急議題,在減排方面沒能采取更迅速、更深入的行動。他們說,如果今后幾年內無法扭轉減排局面,全球可能陷入災難境地。 (新華社專稿)
氣候大會協議細節
減排第二承諾期
發達國家從2013年起執行減排溫室氣體第二承諾期,并在明年5月1日前提交各自減排承諾。
“綠色氣候基金”
會議決定正式啟動“綠色氣候基金”,到2020年發達國家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至少1000億美元,幫助后者適應氣候變化。
特設工作組
大會照顧到歐盟主張,即成立“德班增強行動平臺特設工作組”,負責2020年后減排溫室氣體的具體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