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2012年12月的增速下降了2%,媒體稱,中央“八項規定”等政策的出臺引發高檔消費的狂降。發改委判研經濟形勢擔心當前經濟市場需求不足。
筆者認為,發改委的擔憂不無道理,但是將消費低迷歸因于整治公款吃喝,顯然過于絕對。商務部早前發布數據,“今年1~2月,全國餐飲收入同比放緩4.9%,創10年來新低,特別是大型中高端餐飲銷售下滑明顯。”其實餐飲收入放緩的因素很多,比如適逢春節期間,很多人在家里吃飯、很多城市餐飲企業關門歇業、很多公司放假不再有請客吃飯支出、上億人從城市返回農村也不會下飯館,都會影響餐飲收入。雖然發改委的擔憂受到很多網友的吐槽,但在吐槽的同時也是在表達一種民意期盼,那就是不希望中央整治公款吃喝半途而廢,也不希望任何人、任何部門給公款浪費找任何借口。雖然,嚴控“三公”也許會導致暫時的消費低迷,但筆者認為這絕不是壞事。
嚴控“三公”是黨政機關改進作風和形象的有力舉措。三公消費原本就詬病多多,不僅僅造成巨大的社會資源浪費,長此以往還將嚴重影響政府、黨的公信力和誠信力。如果任由不良風氣滋長,必然反作用經濟發展。可以說三公浪費是一種腐敗現象,黨和政府之所以痛下決心治理三公消費和腐敗,就是深刻地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雖然,暫時因為公款消費之風被遏止,影響內需,致使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可是從長遠經濟發展,以及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
嚴控“三公”是調整拉動內需方式的有力舉措。從數據來看,“嚴管三公”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費市場低迷,而其背后的問題卻是收入的差距、貧富的差距、分配的不公,也暴露了打動內需的非正常方式。靠公款消費拉動的是畸形經濟不可持續,真正的內需是群眾實際購買力的提高。然而實際情況卻是普通民眾確實很想消費,可是手中的“幾兩銀子”還是舍不得花掉,這就是分配不公給社會帶來的弊端,更影響著內需的拉動。事實上,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會上“公費接待、公費出國、公費購車只減不增”的嚴厲表態已經凝聚為社會共識,各類市場主體也應當認識到,指望公款吃喝拉動內需必然是不現實的,任何一個國家的消費需求不可能建立在公務接待上。收入分配改革是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其消費能力就越強;完善公共服務也會給居民消費帶來保障,增強消費信心的同時,化解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
“從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目標來看,反對奢華浪費和擴大消費的目的是一致的,不是矛盾的。”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的話,也進一步說明了拉動內需與反對浪費都是為了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嚴控“三公”是改進作風、改善民生、拉動內需的有力舉措,符合民意期待。而嚴控“三公”致消費低迷并不是壞事,這預示著新一輪的經濟增長正在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