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實習生 胡少雄)近年來, 出于對能源安全、溫室氣體排放等多方面的考慮,世界各國紛紛加大國內的生物液體燃料生產。近日,能源基金會中國(Energy Foundation)發布了題為《世界主要國家生物液體燃料產業政策》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中國人多地少、人均淡水資源也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中國規模化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潛在的環境影響會更大。
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對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上尚無很多報道,但是生物液體燃料主要生產國特別是美國和巴西等國,生物質能源產業在這方面的影響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根據世界銀行和聯合國糧農組織2011年的統計,中國、巴西和美國人均耕地面積分別為0.08、0.37 和0.51 公頃,中國人均每年水資源擁有量少于2000 立方米,而全球人均每年水資源擁有量則近6200立方米。
規模化種植生物質能源植物會引起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大面積占用草地、森林等碳匯高的土地(Indirect Land Use),不僅增加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加速全球氣候變暖,而且開墾草地、森林和荒地,大規模單一種植生物質能源植物,不但會影響生物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會還減少地表植被覆蓋,導致土壤風蝕和水蝕。
單一性種植生物能源植物會增加病蟲草害爆發的威脅;大面積引種生物質能源植物還易造成外來入侵物種擴散。有些能源草已被列入入侵物種名錄,如芒草(Miscanthus)類中的中國芒(Miscanthussinensis)、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蘆竹(Arundo donax)。這些多年生草本植物,可通過無性繁殖或種子在局部快速蔓延和遠距離傳播。它們可忍受各種惡劣的環境,進入農田會成為惡性雜草。
在沙荒地等肥力水平較差、保水保肥能力低的土壤上規模化種植能源植物,為提高產量而大量施用化學肥料和農藥,還會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N、P 及農藥污染。灌溉和排水不當會導致土壤的次生鹽漬化。盡管如此,我們國家上沒有強制性甚至指導性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的生物質能源作物種植技術規范。
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在提煉及使用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以及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質,影響空氣質量和人體健康。生物質能源植物在種植與液體燃料煉制過程中還消耗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減少區域生態用水供應,影響當地生態環境。邊際土地資源分布調查表明,中國一半以上的宜能邊際地位于新疆和內蒙古干旱和半干旱區,由于天然降水不足,如在這些地區種植能源作物,將依靠開采地下水和利用地表水才能實現。
由于生物能源植物基本整株全都被收獲用作生物乙醇或生物柴油的原料,減少進入土壤的有機物質,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并由此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土壤結構惡化、孔隙度降低、土壤水分入滲率下降、土壤養分有效性降低。同時,生物質能原植物收集還帶走大量礦質營養元素,這些共同導致土壤生產力降低,進而影響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