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引爆媒體一片梳理評論熱潮,100條干貨、50條民生數據、30句話讀懂、10大金句,等等,輿論一片點贊。我們細讀報告還發現,這20個詞,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這些新詞有哪些淵源,我們帶您看看他們的來頭!
1、定向調控
原文: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態勢,我們保持戰略定力,穩定宏觀經濟政策,沒有采取短期刺激措施,而是繼續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實行定向調控,激活力、補短板、強實體。
來頭:2014年6月6日,李克強總理在中南海主持召開部分省市經濟工作座談會時強調要“精準發力、定向調控”。“定向調控”首次面世。定向調控是調控方式的進一步創新與深化,意在更加精準發力,強調調控“靶點”的精準度。可以說,定向調控是區間調控的升級版。定向調控,在2014年的成功實踐,正在深刻改變政府傳統的調控模式,也將重新描繪中國未來的經濟藍圖。
2、雙引擎
原文:2015年,政府工作關鍵處處理好“穩”和“進”的關系,穩中求進,要著眼于實現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堅持穩政策穩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雙結合,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
來頭:“雙引擎”首次露面是在瑞士達沃斯。2015年1月23日,李克強總理在世界經濟論壇2015年年會上發表的特別致辭提出,中國經濟要行穩致遠,必須全面深化改革。用好政府和市場這“兩只手”,形成“雙引擎”。“雙引擎”一方面是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另一方面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我國有13億多人口、9億勞動力資源,人民勤勞而智慧,蘊藏著無窮的創造力,千千萬萬個市場細胞活躍起來,必將匯聚成發展的巨大動能。
3、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原文:在基礎設施、公共事業等領域,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來頭: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是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建立的一種長期合作關系。通常模式是由社會資本承擔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基礎設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過“使用者付費”及必要的“政府付費”獲得合理投資回報;政府部門負責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價格和質量監管,以保證公共利益最大化。1992年英國最早應用PPP模式。2014年10月2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大力創新融資方式,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使社會投資和政府投資相輔相成。2014年11月財政部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
4、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
原文:繼續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負擔。
來頭:在2008年12月初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首次被提出。結構性減稅既區別于全面的,大規模的減稅,又不同于以往的有增有減的稅負調整,結構性減稅更強調有選擇的減稅,是為了達到特定目標而針對特定群體、特定稅種來削減稅負水平。結構性減稅強調稅制結構內部的優化,強調貼近現實經濟的步伐,相對更為科學。有增有減的稅負調整,意味著稅收的基數和總量基本不變;而結構性減稅則著眼于減稅,稅負總體水平是減少的。
5、中等收入陷阱
原文:化解各種矛盾和風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現代化,根本要靠發展,發展必須有合理的增長速度。
來頭:世界銀行《東亞經濟發展報告(2006)》首次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Trap)的概念,基本涵義是指:鮮有中等收入的經濟體成功地躋身為高收入國家,這些國家往往陷入了經濟增長的停滯期,既無法在工資方面與低收入國家競爭,又無法在尖端技術研制方面與富裕國家競爭。2012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100美元,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偏上國家的行列。2014年6月10日,李克強總理在為兩院院士作經濟形勢報告時強調,中國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持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