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農業部、發改委等八部委上半年共同發布了《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規劃》一經發布便引起了巨大反響。農業是我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系民生的切實方面。我國目前已經進入新時期、新常態,在新時期、新常態下怎樣以創新促發展,打造發展新引擎,實現我國農業的持續穩定增長,已經刻不容緩。近日,《規劃》專家撰寫組負責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環境經濟與政策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朱立志研究員在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時,對《規劃》內容進行了深入解讀。
朱立文表示,農業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最主要在三個方面:第一,要創新科技體系。第二,要在管理體制機制方面進行創新。第三,要在農業經營體系方面進行創新。
首先,在技術體系方面創新。
現在的農業技術體系基本上是化學農業的技術體系,因為依賴的是大量的化肥和農藥的投入,另外還有添加劑,激素、抗生素這些,都應該屬于化學農業的范疇,未來我們要創新這種技術體系,朝著可持續的技術體系走,這里面關鍵就是要實施生物農業和物理農業。
比如農業它的勞動對象就是一些生物群體,動物、植物,如果這里面的問題沒有搞清楚,盲目的使用化學試劑、化學投入品,就會破壞生物群體之間的合作關系。要利用生物群體之間的相生相克的原理,達到互生共贏、防治病蟲害的作用,生物農業將是農業未來發展的重要發展方向。
物理農業,農作物包括動物的生長都是需要光、熱、水、氣的和諧配置,通過物理的設計,比如設施農業,把它合理的搭配以后,它會朝著有利于動植物發展的環境營造,有利于這種和諧的環境營造。
比如LED燈,最近我們參觀了一個基地,LED燈單色冷光,針對植物的不同生產期給予照射以后它會生產的非常健壯。在浙江我們就看到一個企業,它對蔬菜種子進行照射,因為一棵蔬菜種子要幾塊錢,好多蔬菜種子都是進口的,非常昂貴。如果要是農民拿去,很容易發芽率不高,一棵就會損失好幾塊。但是通過一定的光照以后,種子百分之百的發芽,而且這個苗最后到田里面也沒有緩苗期,就直接生長了,而且非常健壯,農民非常喜歡。類似這些都是物理農業將來要做的事情。
現在大家都非常擔心耕地的污染,重金屬污染,重金屬污染不僅對糧食產生危害,比如說湖南的鎘大米,還有對一些瓜果蔬菜都會產生危害。有最新的物理技術叫凹凸棒,用凹凸棒在田里面加入一定的水分之后,它可以把重金屬吸附在上面,最后給它提出來,這是中科院已經鑒定成功的技術了。
也就是說這里面的技術還是比較多,將來應用的前景比較大,可以把物理農業技術和生物農業技術組裝集成到我們傳統的農業技術體系里面去,擺脫化學農業對農業的困擾,這是技術體系的創新。
大家可能還記得,2007年在《人民日報》上,當時還任浙江省委的習近平就發表過一篇文章,“走高效生態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這個非常重要,將來所要創新的技術體系就是高效生態的農業技術體系,這是第一個方面的創新驅動。
第二,管理體制機制方面創新。
現在水、土、農業都是分散在不同部門管理,這是很不好的,但是現狀就是這樣。還有產地環境、農業生活開發,都是分散在不同部門,而不是農業部門一個部門所能說了算的。這種狀況就會導致什么呢?導致職能錯位,要不就錯位大家都不管,要不就重疊,大家都想爭著去管,還有就是職能交叉。可以說現在的現狀是很可笑的,相關部門有錢的項目都被農業部門以外的拿走了,毫不夸張的說,農業部門就是管農林水土環境和綜合開發這些項目,不太有錢的項目歸農業部門,可想而知,中國的農業將來這種體制機制不創新是不行的,創新驅動必須要在這里面充分體現。
用習近平同志說的一句話,“山水田林湖是生命共同體”,必須要統一管制,如果管田的只管田、管水的只管水、管山的只管山、管湖的只管湖,你想一下這種管理體制你不創新將來能夠可持續發展嗎。這是我要說的第二個方面,叫農業管理體制機制一定要創新驅動。
第三,農業經濟體系必須創新。
過去我國的農業主要是一產,現在要實行一、二、三產和這種新型的經營體系,然后是技術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過去技術主要是靠政府的農技推廣站,將來社會化的技術服務體系是方方面面的,很靈活的、很有活力的。
還有金融服務體系要跟上,過去忽略了農村領域的金融服務,將來這塊不跟上不行。農業隨著規模化的增長,就像一個企業一樣,資金就是血液,如果貧血了、缺資金了它不可能干好,所以金融服務體系要跟上,讓農業別貧血。
市場服務體系要跟上,如果現有的市場服務體系再繼續下去肯定會制約我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市場服務體系再加上“互聯網+”,將來的農業會有更大的騰飛,就是農業經營體系一定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