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五站組網 對地觀測數據共享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王振紅)空間信息技術是國家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喀什站。中國網 王振紅攝
“1986年,中國第一個遙感衛星地面站北京密云站落成并投入運行,使我國擁有了直接獲取衛星遙感數據的能力,擁有了自己的地面數據源,填補了我國在衛星遙感技術領域的空白,開創了我國遙感技術和遙感應用的新時代。”中國科學院空天院高級工程師、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副主任李彤表示。
五站組網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喀什站。(供圖: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近日,記者隨中國科學院組織“扎根西部邊疆,服務國家發展”主題采訪走進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喀什站。遙感衛星地面站是用來接收、處理、存檔和分發各類遙感衛星數據的技術系統,是空間信息領域中的關鍵節點。李彤向記者介紹說,“經過30余年的建設和運行,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已形成了以北京總部為中心,國內密云、喀什、三亞、麗江、漠河五站組網的運行體系。”
中國科學院空天院高級工程師、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副主任李彤。中國網 王振紅攝
地面站的工作主要包括運行管理、跟蹤接收、數據記錄及存儲、數據傳輸、數據處理、數據服務六大環節,彼此之間相互協同,從而完成衛星數據從接收到分發的全部過程。“其中地面接收站的主要任務就是搜索、跟蹤衛星,接收并記錄衛星下行的遙感數據。”李彤解釋道。地面站承擔著包括我國資源系列、環境減災系列、高分系列在內的所有民用陸地觀測和空間科學衛星的數據接收任務。“累計承擔國內外衛星任務76顆(目前在軌衛星任務50顆),接收衛星軌道70余萬軌。管理了從1986年至今超過600TB的歷史存檔數據,是世界上接收與處理衛星數量最多的機構之一,也是我國時間最長的對地觀測衛星數據歷史檔案庫。”李彤表示。
中國科學院空天院高級工程師、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喀什站站長王建平。中國網 王振紅攝
中國科學院空天院高級工程師、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喀什站站長王建平補充道,“北京密云、新疆喀什、海南三亞、云南麗江、黑龍江漠河建站組成的陸地觀測衛星數據接收站網格局,實現了我國全部領土面積和亞洲 70% 陸地區域的數據覆蓋,全面改變了我國陸地觀測衛星數據接收面貌。”2015年起,“悟空”“墨子”“慧眼”為代表的空間科學衛星,數據接收由地面站負責。由此,地面站的業務范圍從陸地觀測擴展到空間科學領域,并為我國空間科學衛星取得重大應用成果提供了可靠的數據保障。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喀什站站網2號天線。中國網 王振紅攝
“2023年在喀什站并行開展5部天線建設,是地面站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單站建設體量。”王建平介紹說,喀什站承擔我國所有陸地觀測和空間科學衛星的數據接收任務,具備全天候、全天時、不同碼速率的多衛星接收和測控能力,目前承擔國內外在軌衛星任務46顆,衛星數據接收和測控系統多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數據共享
2011?年,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面向全國用戶開展了“對地觀測數據共享計劃”,首次將接收存檔的中等分辨率衛星數據面向全國用戶提供免費共享服務。目前已經提供LANDSAT、ERS、ENVISAT等8顆衛星的數據共享,已經共享的數據超過50萬景、共享的數據總量超過566TB、注冊用戶數超過5.5萬人,數據集總下載次數超過兩萬次,2023年處理新增訂單500個,數據服務量為100TB。“依托地面站建設和運行的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臺,網站用戶超過6萬人,可檢索的元數據超過9500萬條,2023年訪問量達到495萬人次,年度下載量超過600TB。”李彤介紹說。
地面站也為國際減災提供了有效支持,2023年為土耳其、敘利亞、新西蘭、秘魯、肯尼亞、索馬里、盧旺達、孟加拉國、挪威、摩洛哥、阿富汗、尼泊爾、阿爾及利亞、埃塞俄比亞、科威特、突尼斯等16個國家的重大災害提供快速制圖與數據產品服務,累計提供22顆國產衛星的177景數據,數據量超過1.2TB,為聯合國減災機構加工制作淹沒范圍、建筑物損失評估等災害專題圖20余幅。
展望未來,地面站將緊隨我國發展空間技術、培育壯大空間應用產業、開展空間科學探索與研究的腳步,不斷提升衛星數據的接收、處理和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