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秀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11月2日至9日,李克強總理先后訪問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拉脫維亞和俄羅斯,并分別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舉行中哈總理第三次定期會晤、出席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舉行中俄總理第二十一次定期會晤。此次歐亞四國之行,是中國領導人借“定期”舉辦的多邊和雙邊國際活動,對歐亞大陸展開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動。
“定期”絕不意味著例行公事,而是表明中國與上述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機制化的溝通、協調,雙方能夠沿著既定軌道開展合作。出訪期間,李克強與有關國家領導人回顧雙方合作成果,全面梳理面臨的新情況,指明下階段工作方向,確定下一步合作重點。此訪重點突出,亮點紛呈,為中國與上述國家和地區各領域合作注入新的動力。
推進戰略對接是此行的著力點。每到一地,不論是在雙邊場合,還是在多邊場合,李克強都提到戰略對接。中國與上述國家和地區經濟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近年來,雙方加快發展戰略對接,不斷推進各領域務實合作,產能合作也取得新進展。中方提議和推動雙方發展戰略對接,都得到對方的積極響應。
“一帶一路”成為實現戰略對接的重要載體。吉爾吉斯斯坦領導人表示“隨時愿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發展戰略以及‘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做積極努力,落實兩國合作規劃,不斷創造各種互利共贏的平臺和渠道。”哈薩克斯坦領導人對其國家的“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對接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繼中俄宣布要實現“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之后,此次兩國領導人就兩國企業和政府部門如何具體落實上述共識又推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李克強同中東歐16國領導人重點探討的議題都關乎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戰略對接,包括互聯互通、產能、金融、貿易投資、綠色經濟、人文交流等領域合作。
合作共贏是“一帶一路”成功的關鍵。戰略對接的目的是實現合作共贏。只有合作共贏,才能確保戰略對接的成功,讓“一帶一路”倡議落地生根。所到之處,李克強都強調中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利益契合點多,愿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致力于實現與各方的雙贏、共贏。 出訪期間,李克強提出推進互聯互通,促進產能合作,創新投融資合作方式,推動貿易投資增長等等建議,出發點都是要符合雙方共同利益,有利于雙方均能從合作中獲益。
戰略對接已實現很多早期收獲,與此同時仍然面臨不少挑戰。“一帶一路”穿越不同文明,一些地區宗教、種族、民族等矛盾明顯,一些國家政局不穩。沿線國家國情不同,利益訴求各異,相互之間有時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矛盾。一些合作項目投資大,周期長,環境復雜,涉及利益攸關方多,協調和落實起來難度很大。對這些問題,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因噎廢食。目前建立起來的雙邊、多邊協調機制有助于應對各種挑戰,培育合作共贏的思維與習慣,使戰略對接不斷取得進展,造福于“一帶一路”沿線各國。
戰略對接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求同存異、求同化異,擴大各國利益匯合點,摒棄零和游戲,不搞勢力范圍。歷史上,歐亞大陸見證了帝國爭奪,宗教紛爭,文明沖突,國家興亡,這片廣袤的大陸成為一個地緣戰略大棋盤。時至今日,這片土地上發生的很多矛盾、問題都有這種歷史的影子。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超越帝國擴張、爭霸,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努力打造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積極促進各國相互包容、共同發展。
此次李克強通過雙邊訪問、多邊互動,把戰略對接、“一帶一路”進一步落到實處,增強了中國倡議、中國方案的吸引力、影響力,用務實行動贏得各國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