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新機制:貧困村互助社與小額信貸 “聯姻”
省扶貧辦主任劉昆明說:“要通過市場力量和制度創新,使有限的財政扶貧資金更加傾向于貧困地區和貧困農民。”
近年來,我省在扶貧模式上,圍繞扶貧資金進村入戶,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并開展了多項轉變扶貧方式的嘗試。2006年,在部分貧困鄉村探索建立村級發展互助社,有效緩解了農民發展生產資金短缺的難題,并被村民們形象地稱為貧困村的 “致富酵母”。目前,我省共有52個縣155個村開展了貧困村互助社項目試點工作,有8779戶農戶加入了互助社,資金總額為2657.06萬元,累計向貧困戶發放借款2114.99萬元。 “滾動發展、長期受益”的扶貧資金良性循環機制逐步建立。
“人說 ‘空手套白狼’,我是 ‘空手喂白豬’啊,購置飼料錢、買仔豬全靠互助社來幫助。以前想弄個啥產業,準為錢而犯愁!”方山縣農民王海民去年向互助社借了3000元,買了6頭仔豬,喂到臘月出售后,賺了2000多元。
村級發展互助社,對于剛要起步的貧困戶可謂是 “雪中送炭”,而對于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農戶又是 “錦上添花”。
大寧縣昕水鎮小馮村村民郭還錄憑自己多年種菜的豐富經驗,2008年向互助社借了5000元,搞了5個大棚,年收入2萬多元。如今的老郭,對未來生活充滿憧憬。老郭高興地說,互助社真是咱農民家門口的 “土銀行”。汾西縣段村在村委會的帶領下,利用互助社資金先后發展雙孢菇種植戶40家,戶均增收1萬余元,點燃了當地群眾的致富熱情。
從過去無法細化到戶的財政扶貧資金到貧困農民人人擁有平等權利的資金,互助社試點和小額信貸的有機結合,這一機制的創新有利于從制度上保障貧困農戶的主體地位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參與扶貧的市縣干部普遍認為,這種扶貧方式和機制消除了多年來扶貧資金無償使用的觀念,不僅解決了農民貸款難的問題,而且壯大了當地的優勢特色產業,現行的試點村種養產業明顯優化升級;試點村通過民主管理互助社,逐漸增強了村民民主自治意識和誠信意識,增進了農戶之間的溝通,形成了互助合作、協調共進的和諧氛圍。
新模式:整合資源和連片開發 “攜手”同行
“整合各類支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的原則是 ‘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統籌各部門的力量,共同推動片區開發,發揮不同渠道資金的集聚效應和財政扶貧資金的黏合劑作用。”省扶貧辦主任劉昆明指出。
資金項目管理是扶貧工作的核心內容。進入扶貧開發新階段以后,我省將扶貧資金撥付方式進行改革,按照 “資金到縣、權力到縣、任務到縣、責任到縣”的原則,實行資金直接撥付到縣。
到了縣的資金如何發揮最大作用?
窮則思變。2004年,石樓縣在以往“各炒一盤菜,共做一桌席”的基礎上,探索試行 “先定菜譜,按譜成席”的資源整合模式,把試點資金作為 “粘合劑”和“酵母”,使各類涉農資金圍繞扶貧開發有序 “集結”,合力攻堅,形成 “扶貧資金搭臺,部門資金唱戲”的扶貧資金整合格局。到去年底,該縣共整合資金4億元,有效破解了支農資金短缺、效率不高的難題,成為了全省學習的樣板。
行路難、增收難、看病難、上學難,“四難”如同夢魘般地纏著貧困群眾。大寧縣的片區開發扶貧試點首先從解決 “四難”入手,集中資金投入、整村連片開發,使基礎設施和產業相互配套、互相支持,讓產出最大化、讓農民富起來。小馮村村民許生貴告訴記者,在自己3畝地上建了3個大棚,一個棚約9分地,建設費用為國家投資,自己只出地膜、種子、化肥的錢,每棚收入近8000元。
今年在全省產業布局的框架下,我省以整村推進為基礎、產業化扶貧項目為載體、 “兩項制度”銜接為契機,按照國務院扶貧辦 “縣為單位、連片開發、整合資源、整村推進”的工作思路,安排資金1.4億元,在10個貧困縣啟動實施片區扶貧開發,通過資金整合,形成產業開發的規模效益,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在實施中,每縣每片區安排資金2000萬元,通過片區開發,扶持每個貧困縣發展1個至3個主導產業,使之形成基地建設、龍頭企業、服務組織、市場營銷的產業發展體系。
與此同時,我省還將改革扶貧資金的使用、監管方式,進一步完善符合我省特點的評價考核指標體系,形成以扶貧成效為導向的進退和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扶貧資金的整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