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中央氣象臺最新預報,隨著冷空氣發起新一輪進攻,16日開始,南方凍雨范圍再次擴大,強度加強。
隨著春運一步步臨近,回家的天氣也愈加受到人們關注。新華社記者16日專訪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對南方階段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作出解析,對春運期間全國氣候進行展望。
記者:目前,南方地區雨雪冰凍情況如何?
宋連春:我們知道,1月以來,除青藏高原以及云南、黑龍江北部等地外,全國大部地區氣溫偏低2℃以上,其中貴州、湖南、湖北平均氣溫均創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新低值,日平均氣溫低于1℃的低溫日數為5.6天,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
截至目前,今年我國南方地區出現了兩次雨雪天氣過程,降水日數普遍在4-6天,其中貴州西部、重慶西部、湖南東南部等地有6-8天。與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大部地區降水日數偏多,其中貴州西部等地偏多3-5天。
中國氣象局預計,16-21日,南方低溫雨雪冰凍范圍將再次擴大,強度有所加強。其中,貴州、云南東北部、重慶東南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廣西北部、江西中部的部分地區有凍雨。
記者:產生凍雨的條件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宋連春:凍雨的產生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冷空氣比較強,致使地面溫度達到0℃及其以下;其次要有暖濕氣流提供水汽條件,才能形成降雨。
貴州、湖南西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容易受到北方南下冷空氣和來自西南洋面水汽輸送的共同影響。當較強的冷空氣南下遇到暖濕氣流時,冷空氣像楔子一樣楔入暖濕氣團下方,近地層氣溫驟降到零攝氏度以下,濕潤的暖空氣被抬升,并成云致雨。
由于近地面的氣溫很低,雨水在電線桿、樹木、植被及道路表面凍結上一層晶瑩透亮的薄冰,即“凍雨”,是貴州及鄰近省份山區常見的災害性天氣。
具體來說,今年我國南方低溫冰凍災害發生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去年12月份以來有利于冷空氣南下的中高緯度大氣環流異常長時間維持,造成全國范圍階段性強降溫;二是受拉尼娜事件影響,東亞冬季風偏強,南方容易出現極端低溫事件,一旦有暖濕氣流配合,則易產生冰凍雨雪災害。
記者:今年雨雪冰凍天氣和2008年相比有哪些特點?
宋連春:綜合分析比較今年南方低溫冰凍天氣與2008年的情況,有相似之處,也有很大不同。
首先,今年南方氣溫偏低幅度和降水強度均不及2008年。根據國家氣候中心對2010-2011年入冬以來的海洋、大氣環流監測和預測,2008年孟加拉灣和印度洋的暖濕氣流較強,水汽條件較好,而今年的水汽條件卻并不充分,導致我國大部地區表現出“干冷”的天氣現象。
其次,今年影響南方的冷空氣活動過程短,間隔時間長,低溫雨雪的范圍比2008年小。2008年的低溫雨雪冰凍發生在1月10日到2月2日,影響到貴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19個省(區、市),持續過程達24天之久,其中,湖南和湖北是自1954年以來持續雨雪冰凍天氣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年。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對本次貴州、湖南等地已經出現的低溫冰凍天氣和未來天氣展望來看,今年凍雨出現較早,但過程出現間隙性,氣溫有波動起伏,有利于冰層的融化。
此外,今年水汽輸送條件和冷暖氣流交匯條件比2008年差。2008年1月,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勢力很強,有利于將冷空氣滯留在我國境內,進而造成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而今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弱,無法阻擋冷空氣在我國南方停滯。
記者:雨雪冰凍天氣是否會持續到春運?
宋連春: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我國南方地區冰凍天氣發生的主要時段。從湖南、貴州近50年來冰凍發生的范圍和冰凍日數來看,冰凍發生范圍和強度總體呈減少、減弱的趨勢,但個別年份波動變化十分劇烈。
從目前所掌握的監測手段來看,2011年春運期間,全國降水總體上呈現較常年同期偏少的特征,出現類似2008年1月大范圍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小。但大部分地區氣溫將比常年同期偏低,仍可能出現階段性強降溫過程。
在此,也建議相關部門應提前做好冬季防寒保暖所需能源調配和儲備工作,提前做好大幅降溫天氣的衛生應急準備工作,注意防范強降溫過程可能造成的影響。
記者近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針對目前局部地區出現的災害性天氣,中國氣象局將采取超常規措施,加強對雨情、雪情的實時監測和災害影響評估,高度重視雨雪冰凍天氣中、短期預報及預警信息等發布工作,做好各項應急準備。(記者 張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