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山縣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別山腹地、淮河一級支流淠河上游,距省會合肥120公里,105國道和商景高速南北穿境, 318、209省道東西貫通。縣域面積2043平方公里,人口37萬(其中年均純收入2300元以下農村人口1.93萬戶6.03萬人),轄16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25個行政村、20個社區,是一個集山區、庫區、革命老區為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一、互助資金實施背景
二十世紀末,霍山縣基礎設施十分落后,貧困山區基本都不通村級公路,農民貸難,嚴重缺乏發展資金,政府扶貧項目大都是輸血式的,農村資源難以增值,農民增收緩慢。1999年始,在霍山縣境內,實施了由荷蘭王國無償援助的中-荷扶貧項目。
中-荷扶貧項目:該項目主要覆蓋霍山縣漫水河鎮等深山區的7個鄉鎮。針對霍山縣資源退化和農村貧困狀況,項目引入了“參與式”扶貧理念,應用社會性別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在項目區實施了圍繞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建設、產業發展、農村社區建設等幾百個可持續發展的具體項目。
“社區基金”就是社區發展的一個子項目。基于對農民貸款難、發展難、能力低等諸多考慮,最初,中-荷扶貧項目嘗試以一個貧困村民組為社區單位,支持1萬元左右資金,由村民組農民自己管理、有償周轉使用,有意識培養農民自我管理能力、發展能力和還款意識。在中荷扶貧項目實施期,共建立了40個社區基金小組。
社區發展基金:是以村民組為單位建立的“無償資金、有償使用、滾動發展、永續利用”的農民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的扶貧模式稱為貧困社區發展基金,簡稱“社區基金”。
社區基金變輸血為造血,“授人以漁”的理念受到農民歡迎,尤其得到霍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認可。中荷扶貧項目結束后,2005年,縣政府拿出40萬元庫區扶貧資金,在38個貧困村民組建立“社區基金小組”,探索政府扶貧到戶新模式,使得中荷扶貧項目創造的社區基金得到延續和發展。社區基金信息傳遞到縣內外乃至省級、國家級扶貧機構,先后有很多批領導和專家深入霍山調研。
2006年,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在全國14個省140個村開展與“社區基金”相似的“貧困村村民生產發展互助資金試點”,霍山縣列入首批試點縣之一。霍山在社區基金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管理運作方式,將“社區基金”更名發展為“村民互助資金”。可以說霍山縣是互助資金試點縣,也是原創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