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gqee6"><input id="gqee6"></input></button>
  • <rt id="gqee6"><tr id="gqee6"></tr></rt>
    • 四川省2013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4年預算草案

      2014年02月28日14:47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預算執行 政府債務管理 農村公共服務 生均經費 外貿增長方式 獎勵扶助 中職教育 公共產品供給 財政信息 預算約束

      一、關于2013年財政預算執行

      2013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省人大和省政協的監督指導下,全省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牢牢把握“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工作指導思想,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全省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在此基礎上,全省財政運行總體平穩,財政收支預算完成較好。

      (一)公共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全省各級積極應對宏觀經濟波動、財稅政策調整和自然災害等不利影響,依法組織財政收入,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實現2781.1億元,同口徑增長14.5%。其中:省級公共財政收入實現745.1億元,同口徑增長13.8%。收入質量繼續提高,全省稅收收入實現2102.48億元,增長15.1%,占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的比重提高0.1個百分點;非稅收入實現678.62億元,同口徑增長12.7%。

      重點支出保障有力。面對巨大的增支壓力,全省各級繼續加大資金統籌力度,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全力保障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實施。全省公共財政支出實現6194.29億元,增長13.6%。其中:省級公共財政支出實現841.73億元,同口徑增長14.6%。支出結構持續改善,全省民生保障支出3970.53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為64.1%,提高0.3個百分點;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支出1189.31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為19.2%,提高0.1個百分點;行政成本支出1034.45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為16.7%,降低0.4個百分點。農業、教育、科技支出的增長符合相關法律的要求。

      平衡狀況持續改善。全省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加上中央轉移支付補助、上年結余資金、地方政府債券資金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7113.95億元。收入總量減去當年支出、上繳中央支出、償還地方政府債券等支出6463.05億元后,全省結余資金650.9億元,其中:因項目跨年實施需要結轉下年繼續使用的結余資金631.32億元。省級公共財政收入加上中央轉移支付補助、上年結余資金、地方政府債券資金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4573.6億元。收入總量減去當年支出、補助市縣支出、上繳中央支出、償還地方政府債券等支出4367.32億元后,省級結余資金206.28億元,其中:因項目跨年實施需要結轉下年繼續使用的結余資金205.48億元。2013年全省和省級實現了收支平衡。

      需要特別報告的是:省級公共財政收入與年初預算相比,實現超收27.1億元,按規定全部轉入省級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用于彌補以后年度收支缺口。省級公共財政年初預算安排預備費14億元,主要用于:“4·20”蘆山強烈地震應急救災3.76億元;“7·9”特大暴雨洪澇災害應急救災5億元;“8·31”得榮地震災后重建2億元;今冬明春困難群眾生活補助、設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等支出0.54億元;補充省級償債準備金2.7億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實現2356.59億元(其中:國土方面收入2049.36億元),加上中央轉移支付補助、上年結余資金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2821.75億元。收入總量減去當年支出2354.77億元(其中:國土方面支出2041.52億元)、調出資金11.96億元后,全省結余資金455.02億元。

      省級政府性基金收入實現92.71億元,加上中央轉移支付補助、上年結余資金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211.91億元。收入總量減去當年支出27.82億元、補助市縣支出157.05億元后,省級結余資金27.04億元。

      (三)全省公共財政重點項目支出情況

      按照省委決策部署,全省各級大力優化支出結構,集中財力保障重點,努力提升支出績效,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全力保障救災重建。面對“4·20”蘆山強烈地震、“7·9”特大暴雨洪澇災害等重大自然災害,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全力保障應急救災。省級財政籌集救災資金52億元,全力支持災區市縣搶險救災和應急安置,切實保障省級部門組織救援和物資調配,災區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因為財政資金支付問題影響救災。努力爭取中央支持,積極調整支出結構,全力做好資金平衡,共籌集中央和省級重建資金560億元,爭取中央統借統還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約20億元,為災區重建和跨越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是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全省投入1286億元,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生態文明建設為重點,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投入產業發展資金677億元,支持新興產業發展、創新主體培育、產業園區建設、企業技術改造等核心領域和關鍵環節,提升產業技術層次和企業創新能力。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支持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旅游產業發展。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完善中小微企業融資財政支持政策,通過新增貸款激勵獎補、國庫存款資源配置、信用貸款風險補償等創新政策引導,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投入生態文明建設資金609億元,加強重點流域污染治理,支持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鼓勵推廣節能產品,促進環保產業轉型升級,支持關閉424處小煤礦,有序淘汰433戶企業落后產能,經濟結構調整邁出積極步伐。

      同時,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全面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組織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繼續實施提高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對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為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擴大國內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是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全省投入3664億元,以推動新農村建設和新型城鎮化為重點,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投入“三農”資金2615億元,推進高標準農田、小農水重點縣等項目實施,夯實農業生產基礎;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推動科技支撐體系建設,支持專合組織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完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機制,推進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建設試點,支持新村建設,促進產村相融;支持實施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大小涼山彝區、高原藏區“四大片區扶貧攻堅行動”;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全面落實糧食直接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財政補助政策,推動農民增收上臺階。投入新型城鎮化資金1049億元,堅持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統籌推進城市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支持全省100個小城鎮建設,加強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促進提升城鎮化水平。

      四是支持教育優先發展。在2012年教育投入大幅增長、支出占比大幅提升的基礎上,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全省教育支出規模突破千億大關,教育優先發展地位更加凸顯。投入資金30億元,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增設3700余個農村學校附屬幼兒班,新建、改(擴)建500余所幼兒園,實施民族地區幼兒園保教費減免資助政策,學前教育資源不足和資源配置不均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投入資金574億元,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全覆蓋,全面落實義教學生營養改善、高海拔民族地區義教學校取暖補助、農民工隨遷子女城市入學等助學政策,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動實現教育公平。投入資金92億元,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在全國率先實現中職教育全免學費。如期完成地方高校鎖定“擴招債務”化解任務,繼續鞏固本科高校財政生均撥款1.2萬元水平,全省高等教育向內涵式發展繼續邁進。

      五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全省投入832億元,健全完善以基本養老、救助救濟、就業創業為重點的社會保障體系,城鄉居民的支付能力繼續提升,切身感受更加安全的社會保障。繼續擴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范圍,連續九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全面落實城鄉低保政策,提高對孤兒、農村五保等困難群眾的扶助政策標準。加大對城鎮新增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和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退役士兵等就業重點群體的幫扶力度,促進就業創業機會公平。

      六是完善醫療衛生體系。全省投入487億元,繼續推進以“全民醫保”建設、醫療機構改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為重點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廣大人民群眾撐起更加可靠的健康“保護傘”。建立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年人均240元提高至280元,啟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加大對困難群眾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力度,有效緩解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有序推進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在全國率先實現全面取消縣級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切實減輕群眾醫藥費負擔。繼續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健康檔案、慢病管理等十一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控,重點實施100萬名農村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免費檢查、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等七類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

      七是改善城鄉住房條件。全省投入222億元,著力改善城鄉居民住房條件,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22萬余套,啟動改造城市棚戶區和危舊房25萬余套,實施農村危房改造23萬余戶,推進建設“彝家新寨”,廣大城鄉困難家庭住上了放心房,彝族同胞搬進了新居。

      八是促進文化繁榮發展。全省投入143億元,著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促進文體事業全面發展。支持4800余家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站)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政府公共產品供給更加豐富。支持體育事業發展,推進小區健身設施建設,支持體育場館免費開放,廣大群眾鍛煉身體的環境條件繼續改善。與此同時,支持重點文化產業發展項目,提升文化企業內生動力,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升級。

      九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省投入512億元,重點支持交通、水利、地災等基礎條件改善,努力緩解經濟社會發展瓶頸。支持改造國省干線,加快建設高速公路和農村公路,推進化解政府還貸二級公路債務,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推進中小河流整治,建設實施40余個大中型水利工程,為飲水安全、農業灌溉、洪災防治夯實了基礎。支持治理重大地質災害,完善地質災害群防群治體系,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重點方面的財政投入統計中,部分項目存在歸類口徑交叉。同時,全省和省級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為2013年12月31日快報統計數據,在完成決算審查匯總并與中央財政辦理結算后將會有一些變化,屆時再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

      (四)落實代表委員審議意見情況

      2013年,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省人大及其常委會關于財政預(決)算草案、預算執行情況的審查意見,繼續完善代表走訪約請制度,加強直接溝通交流,廣泛聽取代表、委員意見建議;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66件、政協委員提案35件,反饋滿意率達到100%。在此基礎上,針對代表(委員)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和提出的意見建議,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健全完善制度措施,全面深化管理改革,財政管理績效不斷提升。

      一是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省政府根據中央和省委的安排部署,研究制定省本級一般性支出壓縮方案,并要求市縣參照執行。經過各級共同努力,全省壓縮一般性支出21億元(“三公”經費6.9億元)。其中:省本級壓縮一般性支出5億元(“三公”經費0.8億元)。在報經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同意后,省政府已將省級調整壓縮資金全部安排用于支持社會化養老機構新增養老床位5萬張。在此基礎上,研究完善“三公”經費管理辦法,建立因公出國(境)任務、公務用車購置計劃與經費預算安排聯動審核控制機制,推進建立“三公”經費控制長效機制。

      二是推進專項資金管理改革。針對規范財政資金管理、著力提高支出績效問題,省政府認真研究對策措施,深入推進以事前控制、事中執行、事后審查為主要內容的全過程績效預算管理改革。在此基礎上,按照轉變政府職能、推進簡政放權的總體要求,著力圍繞部分專項項目設置不規范、資金投向不集中、管理控制不嚴格等突出問題,啟動實施省級專項資金管理改革。目前,改革工作結合2014年預算編制已經取得預期成效,省級專項預算項目壓縮40%以上;在歸并整合基礎上,將圍繞省委工作部署,集中支持關鍵領域建設發展。

      三是繼續加大對下幫扶力度。針對提高基層財政實力、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省政府堅持“整體能力提高、財力重心下移”的基本思路,進一步優化轉移支付結構,健全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加大對基層財政的支持力度,重點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老工業基地傾斜。2013年省對市縣轉移支付補助3257.66億元,增長16.5%,其中: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老工業基地的轉移支付補助增長19%;縣級財力占全省財力的比重為6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6個百分點。實施定向財力轉移支付改革,將財政保障中具有特定政策目標、適合市縣統籌管理、適用因素測算分配的專項資金納入定向財力轉移支付范圍,賦予市縣政府項目決策權和資金管理責任,有效解決市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

      四是不斷強化預算執行管理。針對加快預算執行進度、控制結余資金規模問題,省政府從源頭入手,通過提前告知預算控制指標、提前啟動部門項目細化、提前通知市縣轉移支付等多方面工作,為項目細化編制提供基礎;通過嚴格預算執行中期評估、強化執行進度考核通報、推進專項資金績效分配等多種手段,強化預算執行過程控制。2013年末,全省支出執行進度提高1.9個百分點;省級執行進度提高4.6個百分點。全省結余資金減少6.8%;省級結余資金減少27.3%。

      五是推動構建全口徑預算體系。針對整合政府財政資源、加強全口徑預算管理問題,省政府不斷完善制度機制,切實加強全口徑財政資源統籌管理。2010年,我省已率先將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并在做好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報人代會審議的同時,推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編制試點。省政府將認真總結試點工作經驗,2014年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將報送省人大常委會備案,爭取2015年報省人代會審議。

      六是扎實推進財政信息公開。針對推進財政信息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問題,省政府不斷完善公開機制,財政信息公開工作逐步實現常態化。2013年,全省財政信息公開范圍繼續擴大,省、市、縣三級全部公開財政總預(決)算。省級公開“三公”經費預算的部門增加至73個,市(州)全面公開了部門“三公”經費預算,50%以上的縣(市、區)公開了“三公”經費預算總額。公開內容進一步細化,教育、社保、衛生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項目資金信息全面公開。

      與此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當前財政運行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財政收入基礎仍然不夠穩固,部分市縣收入質量有待改善;政府間財政分配關系不夠明晰,部分市縣財政調控能力仍顯不足;專項資金管理存在體制機制障礙,使用績效不高的問題比較突出;支出預算約束不夠有力,一些地方隱性赤字不容忽視;部分市縣政府債務風險急劇顯現,政府債務管理亟待加強。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關于2014年財政預算草案

      根據《國務院關于編制2014年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通知》(國發〔2013〕43號)要求和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暨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2014年全省按照“堅持積極穩妥、突出保障民生、支持轉型發展、嚴格控制一般、強化預算管理、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則編制財政預算,收入預算與經濟發展相協調,支出安排繼續向民生保障、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傾斜。

      (一)全省財政預算草案

      全省地方公共財政收入預算為3059.2億元,增長10%;加上中央轉移支付補助2600.92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18.92億元;扣除上繳中央支出15.58億元后,收入總量為5663.46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則,全省公共財政支出預算為5663.46億元。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為1525.3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和對應安排原則,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為1525.3億元。

      全省2014年財政預算草案是根據2013年全省預算執行情況和2014年收支政策完成的代編預算,待各級預算編制完成并經本級人代會批準后,再將匯總情況報省人大常委會備案。

      (二)省級財政預算草案

      省級公共財政收入預算為794.2億元,增長10%;加上中央轉移支付補助2600.92億元、動用省級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18.92億元;扣除補助市縣支出等1595.18億元后,收入總量為1818.86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則,省級公共財政支出預算為1818.86億元。其中:用于本級757.67億元;用于市縣1061.19億元。省級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為82.8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和對應安排原則,省級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為82.8億元。

      省級公共財政支出預算的具體安排是:

      1.教育發展方面:安排資金166.11億元,增長11%。其中:

      一是安排學前教育資金4.77億元。建設400所城鄉公辦幼兒園,支持民辦普惠性、公益性幼兒園發展;減免38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及民族地區在園幼兒保教費,繼續緩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二是安排義務教育資金53.07億元。鞏固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全覆蓋成果;繼續實施高海拔民族地區義教學校取暖補助;免除義教階段800萬名在校學生作業本費,實現義務教育全免費。

      三是安排中職及高中教育資金30.8億元。鞏固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費政策,支持50所中職學校加強基礎設施和教學設備建設,繼續實施藏區“9+3”免費職業教育,惠及約2萬名藏區學生;免除全省45萬名家庭經濟困難高中學生學費,對雅安蘆山“4·20”地震重災家庭高中生實施特別資助政策。

      四是安排高等教育資金69.13億元。保持地方本科高校財政生均撥款1.2萬元水平,高職院校生均經費撥款水平提高11.5%,著力解決高等教育發展難題。

      2.文體傳媒方面:安排資金46.08億元,增長13.8%。其中:

      一是安排基層文化建設資金13.73億元。支持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文化活動室、農村電影固定放映點和文化信息資源公共平臺;繼續實施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工程,切實提升基層文化服務水平。

      二是安排“五館”免費開放資金5.02億元。鞏固博物館、紀念館、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站)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成果,保障場館基本運行和陳列布展經費需要。

      三是安排文化產業發展資金1.8億元,支持經營性文化企業事業單位兼并重組、做強做大,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四是安排公共體育事業發展資金2.97億元。加大全民健身投入力度,促進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備戰第十七屆亞運會和第二屆青奧會,保障第十二屆省運會舉辦,努力提升競技體育水平。

      3.社會保障方面:安排資金344.97億元,增長10.8%。其中:

      一是安排養老保險補助資金215.29億元。落實中央提高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水平政策,確保540萬名企業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月人均提高5元,參保繳費財政補貼標準每檔次提高10元;穩步提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

      二是安排困難群眾救助資金8.35億元。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水平,及時為受災群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向58萬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

      三是安排社會養老服務資金8.2億元。新建改造10萬張養老床位;建設2000個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100萬名困難家庭的失能老人和8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

      四是安排民族地區集中供養資金7.8億元。在受益對象自愿前提下,對民族地區城鄉“三無”人員、五保對象和孤兒提供集中供養。

      五是安排就業創業資金28.41億元。實施積極就業政策,支持就業困難群體創業就業,對初次創業并吸納3名以上勞動者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給予創業補貼;繼續實施小額擔保貸款風險補償和貼息政策,扶持帶動6萬余人創業就業,為穩定全省就業形勢提供支持。

      4.衛生計生方面:安排資金121.87億元,增長9.4%。其中:

      一是安排醫療保險(救助)補助資金47.25億元。確保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達到年人均320元,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加大重特大疾病保障力度,繼續實施疾病應急救助制度。

      二是安排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18.34億元。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標準達到年人均35元,實施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等十一大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三是安排取消藥品加成補助資金9.64億元。繼續實施取消縣級公立醫院藥品加成政策;確保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力爭基本藥物實際銷售價格比制度實施前下降30%。

      四是安排計劃生育資金13.69億元。向符合條件的農村計劃生育家庭夫妻發放獎勵扶助金;向符合條件的獨生子女死亡或傷殘的夫妻發放特別扶助金;向符合條件的獨生子女父母發放獨生子女父母獎勵。

      5.生態環保方面:安排資金90.82億元,增長10.2%。其中:

      一是安排生態保護補助資金44.81億元。管護1.8億余畝國有天然林,補助天保工程實施單位3.2萬名職工社會保險繳費;鞏固1300萬余畝退耕還林成果。

      二是安排生態環境改善資金6.2億元。支持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推進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在石渠縣、若爾蓋縣等12個縣開展防沙治沙試點,推進生態環境改善。

      三是安排污染防治資金15.42億元。支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霧霾污染綜合治理、電子產品垃圾回收處理,加強重點流域污染治理,實施重金屬污染整治和深度治理,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

      四是安排地質災害防治資金10億元。支持150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力爭完成1.3萬戶農戶避險搬遷,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6.工業發展方面:安排資金79.06億元,增長16.5%。其中:

      一是安排創新驅動發展資金28億元。加大重大科研成果和專利技術獎勵力度,對關鍵共性技術研發風險給予補償,鼓勵研發主體開展科技創新;對實施重大科研成果和專利技術轉化的企業給予支持,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是安排技術改造和園區建設資金10.1億元。支持實施200余項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引導技改投資300億元,推進工業企業提質增效;支持產業園區發展,重點推進建設開發、融資擔保、創新研發、中小企業孵化器、生產性物流等產業配套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及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園區產業發展承載能力,提升產業集聚效應。

      三是安排過剩產能化解資金10億元。支持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產能過剩,關閉100戶生產能力低下的煤炭礦井,淘汰400余戶企業落后產能,有序推進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行業過剩產能整合化解,推進實施工業節能節水重大技改項目,開展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綠色低碳等示范項目建設,繼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四是安排中小微企業發展促進資金9.58億元。繼續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健全完善財政金融互動政策,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7.農業生產方面:安排資金195.07億元,增長14.3%。其中:

      一是安排農業基礎能力建設資金28.12億元。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糧油生產能力建設和民族地區糧食經濟作物生產能力建設工程,保障糧食安全。

      二是安排農業生產發展資金113.15億元。對新型職業農民、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給予支持;深入推進第二輪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帶動農牧民持續穩定增收。

      三是安排綜合扶貧開發資金29.89億元。繼續實施“四大片區扶貧攻堅行動”,推進基礎扶貧、產業扶貧、新村扶貧、能力扶貧、生態扶貧“五大扶貧工程”,全面提升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四是安排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建設資金6.85億元。繼續擴大政策實施范圍,對全省2.6萬個村戶外公共服務設施運行維護給予補助,按照村民民主決策方式管理使用資金。

      五是安排政策性農業保險補助資金17.06億元。繼續實施農業保險保費補助政策,力爭實現全省簽單保費27億元目標,為農業生產提供約2000億元的風險保障,切實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8.商貿服務方面:安排資金25.76億元,增長26.6%。其中:

      一是安排開放型經濟發展資金8.17億元。促進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產業轉型升級和出口結構優化,鼓勵企業擴大出口、自主創新和國際市場開拓。

      二是安排信息消費促進資金3億元。支持電子信用認證支撐體系建設,推進實施電子商務市場拓展、全企入網、電子商務進萬村等重點項目,促進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

      三是安排現代服務業發展資金9.6億元。推進省級現代服務業示范集聚區建設,集中打造區域性物流商貿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和成都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提高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

      四是安排旅游產業發展資金3億元。支持旅游品牌宣傳、市場拓展、景區規劃和基礎條件改善,促進我省由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經濟強省轉變。

      9.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安排資金429.77億元,增長14.4%。其中:

      一是安排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38億元。支持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產業發展、生態建設等預算內基本建設項目實施。

      二是安排城鄉建設資金39億元。支持城市新區建設,重點實施“百鎮建設試點行動”,打造一批“工業重鎮”、“商貿強鎮”和“旅游名鎮”;支持新農村建設,加快推進新村聚居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促進產村相融成片發展。

      三是安排交通建設資金223.17億元。全面實施干線公路聯網暢通、甘孜州公路推進、涼山州公路水路推進、農村公路改善、國省干線大中修、公路安全護欄建設等“八大工程”建設,著力改善群眾出行條件,增強交通安全保障能力。

      四是安排水利建設資金54.1億元。推進38個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設,實施694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406條中小河流治理;繼續支持90余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解決400萬農村人口和50萬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

      10.城鄉住房方面:安排資金58.74億元,增長14.5%。其中:

      一是安排城市住房建設資金37.38億元。開工建設11萬套保障性住房,實施37萬戶舊城危舊房和城市、國有工礦、林區棚戶區改造,讓保障性安居工程惠及更多城市困難群眾。

      二是安排農村住房建設資金13.95億元。繼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重點推進2.3萬戶“彝家新寨”住房建設,啟動2萬戶“藏區新居”建設,實施“摩梭家園”建設改造,支持“巴山新居”建設,讓更多農村困難群眾住上安全結實的新房。

      11.一般公共服務和其他社會管理方面:

      安排資金244.61億元,增長4.6%,主要用于保障行政運行、維護公共安全、促進社會穩定、增強政法經費保障、加強社會治理等方面。

      12.省級預備費:安排資金16億元,增長14.3%,主要用于預算執行中的自然災害救助救濟及其他難以預見的特殊開支。

      以上收支預算安排,全面貫徹了省委十屆三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暨城鎮化工作會議作出的決策部署,對事關全省長遠發展大局的重大增支需求進行了合理安排。一是收入安排積極穩妥。收入預算安排與當前宏觀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保持銜接,體現了不斷提高收入質量的基本要求,體現了“積極穩妥、留有余地”的預算安排原則,做到了收支平衡。二是支出結構繼續優化。民生保障支出占省級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為61.9%,提高1.1個百分點;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支出占比為27.5%,提高0.2個百分點;行政成本支出占比為10.6%,下降1.3個百分點。三是支持重點更加突出。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對農業、教育、科技支出予以重點保障。投入資金273億元,繼續實施“十項民生工程”,重點推進以困難群眾急需急盼為主要內容的十九件民生實事,省級新增財力的67%用于民生。積極整合促進發展資金,集中資金328億元重點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淘汰落后產能、工業技術改造、促進信息消費、物流商貿中心建設和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三大發展戰略”實施。

      以上省級財政預算草案,請予審查批準。省級87個部門2014年部門預算草案已報送大會,請予審查。

      三、關于2014年財政工作

      2014年,全省各級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暨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工作指導思想,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實施“三大發展戰略”、推進“兩個跨越”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

      (一)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推進稅收分享體制改革。完善省以下分稅制財政體制,適時啟動企業所得稅共享和部分共享稅種下劃工作,同步改革完善市(州)對縣(市、區)收入劃分體系。研究制定企業總分機構財稅利益分配辦法,引導建立利益共享的區域合作發展新模式,促進優質資源相互利用、區域市場相互開放、優勢產業相互融合。根據中央統一安排部署,組織開展省與市縣事權范圍和支出責任的清理劃分工作,推進建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優化轉移支付結構,逐步減少專項轉移支付,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定向財力轉移支付比重。將部分功能指向明確、范圍標準固定、政策相對穩定的專項轉移支付改為一般性轉移支付;將部分具有特定政策目標、適合市縣統籌管理、適用因素測算分配的專項轉移支付改為定向財力轉移支付,賦予市縣項目決策權和資金管理責任。繼續增加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生態功能區和老工業基地、資源枯竭地區的轉移支付,充分考慮資源稟賦、發展定位、產業布局等區域因素,完善轉移支付分配辦法,積極支持區域經濟均衡發展。

      深化專項資金管理改革。全面清理部門預算和專項預算項目,加大力度推進專項資金歸并整合,努力形成“投向集中、重點突出,控制有力、結構優化,分配科學、管理有序”的專項資金管理格局。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鞏固2013年經費調整壓縮成果,確保總量控制目標不突破。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嚴格控制結轉結余,全面激活存量資金潛力,把閑置的財政資金用好用活。

      (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貫徹落實稅制改革政策。認真執行各項結構性減稅政策。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將郵電和鐵路運輸行業納入“營改增”范圍,繼續減輕企業稅負,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和制造業創新發展。全面落實中央關于消費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和資源稅等稅收制度改革的各項部署。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費項目,切實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

      優化政府投資結構方向。統籌協調各類政府性資金,繼續加大對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投入力度,著力優化投資結構,有效增加產業投資比重,加快推進在建續建項目特別是蘆山地震災后重建項目建設,支持實施國省干線大中修、農村公路改善等交通運輸“八大工程”。落實鼓勵引導民間投資和社會投資的財稅優惠政策,構建多元化投資主體。

      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健全“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強化財政資金分配與多點多極支撐發展產業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的對應,支持區域經濟均衡發展;建立健全財政支持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制度機制;切實加大科技創新、技術改造、重點園區、節能環保、生態治理、新能源產業等經濟發展關鍵領域投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轉變財政支持發展方式。合理界定公共財政支持范圍,逐步取消競爭性領域專項資金,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健全以財政貼息、以獎代補、風險補償、金融激勵等間接方式為主的財政產業發展支持體系,引導和撬動企業資本、民間資本加大產業轉型發展投入,推動直接投入為主向間接扶持為主轉變。啟動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改革試點,探索建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制度,推動實現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多元化。

      (三)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突出保障重點。按照“保基本、守底線”的基本思路,在繼續實施“十項民生工程”的基礎上,將免除家庭經濟困難高中學生學費、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水平等困難群眾急需急盼解決的十九件民生實事作為保障重點,繼續保持對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分級分類保障。健全中央和省級投入為主、市縣共同分擔的經費投入機制,為重點民生事項實施提供可靠的財力保證。完善民生政策的分類保障模式,對事權責任明確界定為各級共同承擔、政策標準和政策范圍比較明確的民生事項,通過分擔類政策給予支持;對事權責任以市縣為主、政府主要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民生事項,通過補助類政策給予支持;對事權責任不夠清晰、需要吸引多種社會主體參與推進的民生事項,通過獎補類政策給予支持。

      加強執行監管。加強對各級民生籌資責任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民生支出足額納入預算。建立預算執行統計報告制度,加強執行動態監管,對民生重點事項的工作進展、責任落實、群眾受益等有關情況開展督促檢查。深入開展重點民生支出績效評價,健全完善政策執行機制,堵塞民生資金流失漏洞,千方百計把民生資金管好用好,確保政策實施取得預期效果。

      (四)繼續強化財政運行管理

      深化績效預算改革。全面深化以事前控制、事中執行、事后審查為主要內容的全過程績效預算管理改革。推進實現績效目標全覆蓋,健全完善績效目標逐級審核和統一批復制度。繼續擴大項目預算提前細化編制,為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奠定基礎。完善專項資金管理,擴大績效分配范圍。深入推進績效評價,強化結果運用,提高評價工作實效。

      強化預算管理控制。改進年度預算控制方式,弱化收入預算考核,硬化支出預算約束。推進建立全省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管理制度,強化預算超收安排的法律約束;逐步建立通過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削減當年支出規模、次年預算安排彌補等方式解決年度支出缺口的制度辦法,健全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清理規范財稅優惠政策,堅持依法組織收入,確保應收盡收,防止征收過頭稅。擴大鄉鎮基本財力保障機制試點范圍。健全集中采購機構監管機制,繼續深化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強化政府債務管理。研究制定政府債務管理辦法,全面推進以額度控制、嚴格審批、風險預警、動態監控為主要內容的政府債務管理控制。嚴格控制債務總量,完善債務管理考核機制,將新增債務作為評價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重要指標。完善政府性債務管理信息系統,對政府性債務實行動態監控。健全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對超過預警線的市縣及時進行提示整改。加強融資平臺管理,逐步剝離融資平臺承擔的政府融資職能,實現市場化運作。

      嚴格財政監督約束。建立健全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嚴格監督檢查,強化結果運用,選取部分資金規模大、社會關注度高的民生保障和產業發展資金開展專項檢查。依法接受人大審查監督,強化支出預算約束,嚴格控制新增支出。積極推進財政民主決策,繼續選擇部分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實施開放式決策試點。加強財政系統自身建設,嚴格執行反腐倡廉各項規定,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大財政信息公開力度,完善公開方式,擴大公開范圍,豐富公開內容,2014年全面公開省、市、縣三級“三公”經費。

      各位代表,做好2014年財政改革發展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省人大的監督指導下,在省政協的支持幫助下,認真貫徹落實本次大會決議,求真務實、扎實工作,為實現全省人民幸福生活作出新的貢獻!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福利午夜国产网站在线不卡| 成人午夜私人影院入口|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www.精品国产| 杨晨晨被老师掀裙子露内内| 在线观看免费av网站|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在线影院| 欧美性生活视频免费| 国产三级a三级三级野外| 手机看片福利永久国产日韩|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丰满黄蓉跪趴高撅肥臀|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再深点灬好舒服灬太大了添| 国产zzjjzzjj视频全免费| 国产国产东北刺激毛片对白|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车子颠簸中进了老师的身体| 又粗又紧又湿又爽a视频| a级日本高清免费看|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乳摇在线播放| 91大神在线精品视频一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免费大片|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黄瓜视频有直播的不|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想要小雪|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