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竄訪歐美蓄意破壞中國形象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4 月 21 日 |
|
達賴喇嘛近期再次開始對美國以及歐洲幾國進行密集游走,并受到并受到憤怒的海外華人直接抗議。盡管達賴聲稱自己在西方的竄訪“與政治無關”,但對于他將在美、德、法頻繁會見篤信基督的西方政客來說,達賴喇嘛的身份首先肯定不是宗教領袖。達賴近來的一系列言行與西方一些人挑起的一波波針對中國的反華浪潮精確合拍,也讓一些西方人對達賴喇嘛的角色產生懷疑。德國《明星》周刊駐華記者阿德里安·蓋格斯就稱,達賴喇嘛并非西方人想象中的“無辜天使”。
達賴“敏感時期”出訪
美國當地時間4月15日,達賴喇嘛在美國西雅圖出席了為期5天的“播種憐憫之種”的活動。法新社報道說,達賴的西雅圖之行實際上是為下周與美國特使的會面進行“預熱”。
4月18日,一群加拿大國會議員和參議員還將在密歇根大學與達賴會面。加拿大《環球郵報》說,參加會面的加拿大卡爾加里議員羅伯·安德斯在八年前的春節時,曾經穿著“解放西藏”的T恤站到國會大廈前示威。
此次訪美前,達賴一再聲稱此行“與政治活動無關”。在他抵達當日,《紐約時報》等媒體的報道也似乎想刻意表明達賴此行與“藏獨”在西方掀起的干擾奧運火炬傳遞的活動無關。
在前兩天的活動中,達賴避而不談西藏問題,13日達賴會見記者時,完全忘記了此前他說的“與政治無關”的表態。但他接著調子一轉,開始攻擊中國,稱他“擔心西藏形勢發展導致北京加大對西藏的鎮壓”,他一再重彈“和平的呼吁”,稱“如果中央政府撤軍”,他將“呼吁停止抗議”。
達賴言行惹華人不滿
達賴的言行立即引起當地華人的不滿。據美聯社報道,14日,即達賴舉行記者會的第二天,500多名華人在達賴進行演講的會場外舉行抗議,抗議者身穿著印有“向暴亂說不”、“停止媒體歪曲”等字樣的T恤衫,舉著標語稱達賴喇嘛是“騙子”,并指責“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資助激進的藏獨運動”。《西雅圖信使報》報道說,一架小飛機在會場上空盤旋,拖著一幅條幅,上面寫著“達賴你的笑容迷人,你的行動害人”。達賴尷尬地抬頭觀看。《今日美國報》稱,這是3月14日拉薩發生暴亂以來,達賴第一次出外訪問遭遇到對他的直接抗議。
加拿大《環球郵報》也說,達賴與“西藏的加拿大議員朋友們”的會面正值“一個極為敏感”的時期。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發言人也警告說,倘若加拿大某些議員支持“分裂勢力”,那么他們的行為將會破壞中國同加拿大的關系。中方反對任何人利用西藏問題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與加拿大的關系。
竄訪與西方反華潮合拍
達賴此次訪美,是第36次美國之行。從去年開始,新一輪“中國威脅論”再次興起,達賴也從去年年中開始對奧地利、德國、加拿大、美國竄訪。
目前,達賴開始新一輪對美歐國家的竄訪,除了美國副國務卿多布里揚斯基外,德國和法國一些政客都表示要見達賴。默克爾12日稱,達賴下月訪德時她正好出訪,不過“稍后會再和他會晤”。
對于達賴的這次美國之行,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李成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達賴在微妙時刻訪美及他訪美的高頻率,是美長期以來一直支持達賴的表現。目前最值得關注的是達賴及西藏問題可能給未來中美關系造成的影響。
達賴與西方政客互相拉抬
近年來,達賴借著對歐美一些國家的頻繁訪問以及與西方政客之間的互相拉抬,在西方幾乎被擺上與教皇一樣的“精神領袖”位置。這在西方總體上排斥其他宗教的氛圍中極不正常。德國《明星》周刊駐華記者蓋格斯日前撰文稱,西方人將達賴喇嘛理想化了,佛教主張出世和與世無爭,因而許多西方人也認為達賴是溫和的、非暴力的。即便是拉薩暴亂這一事實也難以動搖西方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現在達賴忙著在國際社會上的公關,卻無暇顧及藏人的受教育狀況。因而,當他指責中國政府實施“文化滅絕”時,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他并非無辜天使,而是一個成功的外交家”。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潘銳教授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這么多年來達賴“宗教人士”光環使他在西方受到一部分政客和組織的歡迎。達賴新一輪去美歐多國竄訪的用意很明顯:就是利用全球對奧運的關注,使西方支持他實質“藏獨”的理念。
潘銳表示,由于圣火傳遞受到干擾和西方一些政客及媒體的挑釁,中國老百姓從迷惑不解到憤怒,不愿意看到西方借西藏問題指責中國,已經對一些西方國家表示了強烈不滿。在中西方尖銳對立的背景下,達賴進一步推行他的“政治之旅”,不排除西藏問題會被再次炒熱,可能達賴每到一處,西藏問題就會成為一個熱點,這意味著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的對立可能進一步加劇。潘銳認為,美國總統布什已經多次表示會按原計劃出席奧運會開幕式。盡管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及民主黨、共和黨總統競選人想操縱西藏議題,但美國政府部門對達賴來訪還是有所顧忌的,其實也是感到頭痛的。為了達賴而損害中美關系是否值得,他們需要好好權衡。 |
來源: 環球時報 |
|
相關文章: |
|
圖片新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