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能力實施核報復
陸基戰略導彈是指導彈從陸地發射打向遙遠的敵方。對核大國而言,如果自己的核彈不能打到假想敵領土上,核威懾就是無效的。?;鶓鹇詫椏梢杂珊藵撏孛苓\載到離敵方更近的地方發射,陸基導彈則只能在本土發射,這要求它的射程更遠,并在遠距離飛行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準確度。
中國敢稱陸基導彈具備打擊能力,意味著中國的戰略導彈至少能飛行一萬公里以上,打到大洋彼岸。因此“陸基”這個詞對西方有特殊意義。無論是處于大洋彼岸的美國,還是只能集中發展海基核力量的英法,都會對中國有能力以陸基核力量遂行作戰十分關注。
“反擊”這個詞的意義則更加震撼。首先,“反擊”意味著中國能扛得住敵方率先發起的核攻擊,在受襲后仍有能力實施核報復。這說明中國的陸基發射井在廣大領土上隱蔽得好,非常堅固;或者中國的戰略導彈可以在公路、鐵路上機動,使敵方打不到,卻可以隨時在接到命令后反擊敵人。
其次,“反擊”意味著中國的戰略導彈能在十分被動的戰爭環境下突破敵人防御系統,實施有效報復。敵方率先打擊中國,其反導系統必然會高度戒備,此時中國陸基導彈仍有把握打到敵方要害,遏止戰爭升級,表明中國的導彈可以憑借高速、多彈頭、假彈頭、重返大氣層后機動等先進技術突破反導系統。
“后發制人”體現自信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平時不瞄準任何國家、不研發新型核武”,這是此次國防白皮書透露出的中國“三不”核戰略,“三不”核戰略并非自縛手腳,而是根據中國的國力和整體發展需要制定的切實可行戰略。
更重要的是,敢于實施“三不”核戰略的背后,是中國已經擁有有效的“核反擊”能力——中國的二炮部隊不怕后于敵手出招,中國的核武研制力量掌握著最新技術。因此,中國的“三不”核戰略是和平友善的,同時也是自信而有力的。
事實上,在此次國防白皮書披露前一兩年,海外已經猜測中國最新型的“東風-31”型戰略導彈開始服役。據稱,美國國防部認為中國的“東風-31”導彈至少已經裝備了10余枚,這種導彈可以陸上機動發射,也可以井下發射,每枚導彈帶3個9萬噸TNT當量分導熱核彈頭,飛越大洋后仍能保證命中精度300米。
“具備陸基戰略核反擊能力”,這句響當當的話正是源于中國近年來巨大的技術進步所帶來的自信。
二炮世界排名第幾
二炮是第二炮兵的簡稱,實際上是中國的戰略導彈部隊。二炮主要擔負核武器與常規武器戰略威懾重任,其中最重頭的無疑就是核力量。
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很幸運,因為他是首位參觀二炮司令部的外國訪客。據臺灣媒體報道,2005年10月19日,拉氏參觀了位于北京北部清河鎮的二炮司令部,大陸高級軍官用幻燈圖表向拉氏介紹了二炮司令部的組織機構及大陸戰略導彈部隊的訓練情況。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擁有國,核彈頭數以千計。與美國并駕齊驅的是俄羅斯,美俄并視為核打擊力量的第一梯隊,都擁有陸基戰略導彈、戰略轟炸機、戰略核潛艇三位一體力量。
與美俄相比,中、英、法處于第二梯隊,主要體現在核彈的數量明顯少于美俄。英法兩國由于國家面積狹小,陸基核力量缺少隱蔽和機動空間,因此集中全力發展戰略核潛艇,依靠水下機動的核導彈造成核威懾。
而外界估計,中國的核彈數量與英、法相當,大概是數以百計,由于國土廣大適合陸上隱蔽和機動部署,中國的核打擊力量主要是陸基的。近年來,西方十分關切中國“094”級核潛艇發展動向,認為這是中國核力量走向大洋水下機動的一個關鍵點,未來中國有可能出現核打擊力量結構調整,培育陸海兼備,更加隱蔽機動的戰略打擊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