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一場復雜電磁環境下的實裝演練在南海深處進行,多艘新型驅逐艦、護衛艦和登陸艦攜手出動。
“此次出海艦艇,裝備有沒有問題?”面對上級詢問,南海艦隊某保障基地監測站孫曉宏站長底氣十足地回答:“我們剛剛對出海艦艇裝備的磨損、振動、溫度和腐蝕等技術狀況進行了仔細分析測試,保證不會出任何差錯!”果然,所有參訓艦艇裝備在整個演練過程中性能良好,沒有發生任何技術故障。
2005年4月,該監測站落實新編制調整為新型裝備技術保障單位。此時,恰逢多艘驅逐艦、護衛艦、登陸艦入編轄區部隊。這些新型艦艇科技含量高,裝備保障是否有力,直接關系著艦艇部隊的戰斗力。然而,當時監測站技術人員來自多個單位,大多是“半路出家”,專業技能參差不齊。
新“患者”呼喚“新型醫生”。他們從造就合格的艦艇“保健醫生”入手,大抓人才隊伍建設。特招入伍的地方大學生黃志毅2006年7月畢業分配到監測站計量站,短短一年時間里,他先后兩次外出學習:上半年到某空軍飛行學院學習計量檢測,下半年到某海軍航空學院接受計量專業培訓。前不久,他利用外出取到的“真經”,對某新型導彈驅逐艦裝備進行計量監測,采集數據3000多組,提出維護修理建議35條,為故障裝備的“康復”提供了有力依據。
把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
去年8月,某登陸艦支隊一艘新型船塢登陸艦列裝。戰艦靠停軍港的第二天,該監測站的技術人員就對艦艇裝備實施質量監測,采集相關參數,了解和掌握艦艇裝備技術狀況,為該艦日后裝備維修保養建立起詳細的“電子檔案”。
該監測站政治協理員關獻民告訴記者:“從坐在家里等著被保障單位‘找上門’,到主動去軍港碼頭將裝備技術保障‘送到家’,是我們適應新使命任務、實現裝備保障轉型帶來的新變化。”
變化來自挑戰。那年,一次重大聯合演習在即,某新型導彈驅逐艦在沖鋒號角吹響的前一天,輔機突然出現故障。該故障部位異常征兆早在半個多月前就有了,艦上官兵錯誤地認為小故障不會影響正常使用,結果“小病不治釀成大病”。事后,一位資深技術人員感慨地說:“要是早些時候對該艦進行質量監測,故障完全可以避免。”
此事給監測站黨委“一班人”敲響了警鐘:過去那種忽視裝備深層次管理和等裝備壞了再維修的經驗型管理,已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的形勢要求。
為及時了解和掌握艦艇裝備技術狀況,對存在的問題和故障隱患及時予以解決,該監測站大膽打破過去“坐等進門”的陳舊保障模式。每當新艦艇一入列,他們便攜帶油料光譜分析儀等數十種先進監測設備,認真對艦艇裝備故障和隱患進行“號脈開方”,力爭把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官兵們親切地稱之為艦艇裝備的“流動門診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