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成功撞月帶來什么?
新華網南京3月2日電(記者蔡玉高周潤健)1日下午4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準確落于預定撞擊點。“嫦娥一號”成功撞月帶來了什么?記者專訪了中科院紫金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
撞擊坑至少保留上千年
“嫦娥一號”于2007年10月24日發射,同年11月7日進入環月工作軌道,設計壽命為一年。2008年10月,“嫦娥一號”成功在軌運行一年,完成預定探測任務。
王思潮表示,由于服役期滿后,“嫦娥一號”衛星工作狀態仍然良好、燃料充足,因此有關方面決定讓“嫦娥一號”超期服役,最大程度地發揮科學探測作用,為后續探月任務增加技術儲備。在“額外”的4個多月里,科技人員應用嫦娥一號衛星開展衛星平臺有關技術試驗和衛星變軌能力、軌道測定能力等十多項驗證試驗。
“雖然由于距離所限,我們未能看到衛星撞月畫面,但可以想見當時一定非常精彩,”王思潮說,碰撞會產生大火球、四處飛濺的碎片和騰空而起的蘑菇云,但聽不到爆炸聲,因為月球上沒有傳播聲音的“媒介”——空氣。
王思潮說,“嫦娥一號”撞擊月球留下了坑,由于月球上沒有刮風下雨的風化現象,這個撞擊坑將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如果將來的某天,我國宇航員登上月球,可在這次撞擊坑邊插上中國國旗,畢竟這是中國宇航器在月球表面留下的紀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