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月球車“玉兔”機構控制異常
專家正進行排查,稱出現意外正常;嫦娥三號已完成第二個月晝工作
綜合新華社電 在進入第二個月夜休眠前,中國第一輛月球車“玉兔”號發生故障。國防科工局25日表示,受復雜月面環境的影響,月球車的機構控制出現異常,有關方面正在組織專家進行排查。
“任務難度最大,出意外正常”
月球上一晝夜相當于地球上的約28天。嫦娥三號在月球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截至目前已完成兩個月晝的工作。25日凌晨,月球車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
“嫦娥三號作為我國航天最復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出現意外是正常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楊宇光說。
國外的探測活動表明,即使在成功登陸地外天體之后,嚴峻的環境仍然可能讓探測器陷入通信中斷、方向迷失、車體無法動彈等困境。
“由于月球的自轉軸與黃道面夾角很小,月面地形對溫度的影響更大,某些方面的環境比火星更為惡劣。”楊宇光說,在“玉兔”登月之前,世界上僅有蘇聯成功開展過無人月球車的探測活動,人類對于輻射、月塵、溫差等月面環境因素的認知仍然非常有限。
“發布消息,體現中國航天開放”
重約140千克的“玉兔”號月球車由9個分系統組成。復雜的月面環境,對構造復雜的月球車的可靠性帶來了極大挑戰。
“有人說‘造火箭容易造汽車難’,難就難在元器件長期工作的可靠性。可靠性取決于理論研究、設計思路、工藝制造等方面的水平和長期積累的經驗。”楊宇光說。
“科學沒有一帆風順,任何探索都在曲折中前進。”楊宇光認為,無論是否能夠排除月球車目前的故障,想方設法應對故障,都將加深人類對月球的認識,提高探月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和工程實施水平。
近年來,民眾關注的中國航天活動幾乎全程透明,而對于失敗,有關部門也毫不諱言。清華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副教授王兆魁認為,國防科工局在第一時間發布這一消息,體現了中國航天的開放。“世界早期探月活動,任務失敗的探測器連編號都沒有,更不會對外公布。我們能夠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勝利和挫折,也說明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