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學人簡介: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局長
內容輯要:
普惠金融已成為被國際社會和金融業普遍認同的金融發展戰略,也將是我國下一步金融改革和轉型的主要目標之一。
焦瑾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
普惠金融最早是在2005年聯合國提出的,其基本含義是指在成本可負擔的前提下,將金融服務拓展到欠發達地區和社會低收入人群,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
一般而言,普惠金融包括以下幾個目標:一是家庭和企業以合理的成本獲取較廣泛的金融服務,包括開戶、存款、支付、信貸、保險等;二是金融機構穩健,要求內控嚴密,接受市場監督,以及健全的審慎監管;三是金融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確保長期提供金融服務;四是增強金融服務的競爭性,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選擇。
近年來,尤其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普惠金融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普惠金融聯盟等專門性國際組織相繼成立,督促各國明確作出普惠金融相關承諾,組織研究開發普惠金融指標體系,評估各國普惠金融工作成效。在國際組織和各國的共同推動下,普惠金融逐漸從一個金融發展的框架性理念上升為一項被國際社會和金融業普遍認同的金融發展戰略。
在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方面,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例如韓國、俄羅斯、印尼、秘魯、肯尼亞等國在金融政策、小微金融、代理銀行模式、手機銀行、電子支付、金融消費的保護和教育等方面積極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有效提升了本國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和可獲得性。
就我國來講,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斷加大金融對小微企業和民生等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使金融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但同時也應看到,目前我國對“三農”、小微企業、社會金融等服務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因此,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積極發展民生金融,對于進一步深化我國金融改革與發展,保障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發展普惠金融與金融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F在的金融改革,大的商業銀行體系已經基本建立,但是我國目前的金融體系大量的資產集中于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而眾多的小微金融機構數量不多。從理論上看,理想的金融體系應該是一個“正三角形”的體系,也就是既要有一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銀行,也要有一些中型的商業銀行,而且還需要更多專業化的微型金融機構或者普惠金融機構。因此,推進普惠金融發展,構建普惠金融體系將是下一步中國金融改革和轉型的主要目標之一。 其次,發展普惠金融與金融業的創新發展也是一致的。近年來,金融創新層出不窮,比如說互聯網金融方興未艾,P2P、手機銀行、代理銀行蓬勃發展;此外,新型技術手段不但解決了微型金融或者普惠金融的網絡和通道的問題,同時也是在這個平臺上引發了新一輪的創新。這些創新也與國家鼓勵的創新發展是一致的。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