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人口為1439673人。
民族概況
我國的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禮社江下游紅河西側哀牢山區新平、鎮源、墨江、元江、紅河、元陽、綠春、金平、江城等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哈尼族人口數為1439673。使用哈尼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沒有文字。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于1957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據史籍記載,公元前三世紀活動于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可能就是今天哈尼族的先民。“和夷”大約是古羌人南遷的分支。從公元四世紀到公元八世紀,又有部分向西遷移到元江以西達瀾滄江地區。在唐人文獻里,哈尼族的先民被稱為“和蠻”。“南詔”、“大理”政權建立后,其東部的“三十七蠻部”中,“官桂思陀部”、“溪處甸部”,“伴溪落恐部”、“鐵容甸部”等,都在今天哈尼族聚居的紅河地區。元朝征服“大理”政權后,設置元江路軍民總管府隸屬云南行省,加強對哈尼族和各族人民的統治。明代在云南少數民族地區推行土司制度,哈尼族部落首領由明王朝授予土職官銜,并受所隸流官的統治。清朝在云南實行改土歸流,廢除了哈尼族地區的一些土官,流官制度代替了部分地方的土司制度,但思陀、溪處、落恐、左能等地土官仍被保留下來,土司仍然是這些地區的統治者。
社會經濟
千百年來,哈尼族人民為開拓祖國邊疆山區不斷進行辛勤勞動。辟梯田種稻谷,掘坡地植茶林。紅河西岸哀牢山麓遍布梯田,高達數百級,從河谷到山巔,宛如天梯,宏偉壯觀;并在梯田養魚,使當地成為哀牢山區的魚米之鄉。綠春縣茶廠所制滇綠,暢銷內地。哈尼族所居西雙版納的南糯山,是馳名中外的普洱茶的重要產地。哈尼族種植麻、棉、靛草,自織自染。紅河州首府個舊市是舉世聞名的錫都,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早在2000年前的漢代就已產錫。
新中國成立以前,由于歷史的種種原因,哈尼族的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居住在墨江、新平、鎮源等接近內地的哈尼族,因受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較大,自明清以來已先后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的范疇。生產力發展水平與當地漢族大體相當,土地的買賣、租佃關系已很普遍。而居住在西雙版納和瀾滄江一帶的哈尼族,則受封建領主的統治,有的地方還保存一定的“刀耕火種”原始生產方式。居住元江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金平和江城等縣的哈尼族,處于封建領主經濟向地主經濟過渡的階段。這些地區還殘余著土司制度。由于這些剝削制度的存在,哈尼族人民長期以來受盡了壓迫和剝削,過著十分貧困的生活,特別是帝國主義的入侵和國民黨的統治,更使廣大哈尼族人民的生活陷于水深火熱之中。
新中國成立后,哈尼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民族區域自治,成立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還建立了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從1952年起進行了民主改革,并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在紅河哈尼族地區通過和平協商進行土地改革,在西雙版納哈尼族地區則采取發展生產的方針。
經過建國四十多年的開發和建設,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哈尼族和哈尼族地區的經濟、文化事業獲得了迅速的發展。目前,由昆明到邊遠各縣之間都通了公路,哈尼族地區中、小型水電站星羅棋布,建立了冶煉、采礦、機械制造、化工、水泥、紡織、塑料制品、卷煙、食品加工等工業部門。農、林、牧、副、漁、礦各項生產大有發展,農民生活有了顯著改善,文化教育事業取得了很大進步,以哈尼族聚居的綠春縣為例,現在80%的哈尼山寨有了學校,80 9/6以上的學齡兒童入了學。衛生事業也有了很大發展,現在,縣有醫院、防疫站、婦幼保健站,鄉有衛生所,人民健康水平大為提高。在各條戰線上,本民族干部逐步成長,在州、縣、鄉各級黨政機關中,都有哈尼族干部擔任領導工作,實現了本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文化藝術
哈尼族文化藝術絢麗多姿,有神話、傳說、詩歌、故事、寓言、童謠、諺語、謎語等。神話,傳說中有敘述萬物來歷的《創世紀》;有謳歌人類戰勝洪水,繁衍生息的《洪水記》;有反映哈尼族歷史遷移的《哈尼祖先過江來》等。詩歌主要有“拉八熱”和“阿基估”兩類。“拉八熱”多在婚喪、節日、祭祀以及其他莊重的場合吟唱,曲調莊重嚴肅。“阿基估”即山歌,只能在山間田野唱,以愛情為主,男女對唱。
哈尼族是個喜愛歌舞的民族。樂器主要有三弦、四弦、把烏、笛子、響篾、葫蘆笙等,“把烏”是哈尼族特有的樂器。舞蹈有“三弦舞”、“拍手舞”、“扇子舞”、“木雀舞”、“樂作舞”、“葫蘆笙舞,,等。在西雙版納地區流行的“冬波嵯舞”,舞姿健美,節奏明快,氣氛熱烈,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
風俗習慣
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依山勢建立村寨。紅河、元陽、綠春等地住的是土墻草頂樓房,以石墊基,以木為柱,土基砌墻,屋頂鋪茅草,少數用瓦。樓房有上、中、下三層,下層關牲畜,中層住人和存放糧食,上層堆放瓜菜等雜物。墨江一帶多是土基樓房,平面屋頂,間間相連。西雙版納住的是竹木結構的樓房,旁設涼臺,別具一格。
哈尼族一般用自己染織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對襟上衣和長褲,用黑布或白布裹頭。西雙版納地區穿右襟上衣,沿大襟鑲兩行大銀片做裝飾,以黑布裹頭。婦女多穿右襟無領上衣,下穿長褲,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和褲腳鑲上彩色花邊。西雙版納及瀾滄一帶的婦女,下穿短裙,裹護腿;胸前掛成串的銀飾,頭戴鑲有小銀泡的圓帽。墨江、元江一帶的婦女,有的穿長筒裙或皺折長裙,有的穿稍過膝蓋的長褲,系繡花腰帶和圍腰。婦女在服裝和裝飾上區別是否已經結婚,有的以單、雙辮區分,有的以垂辮和盤辮區分,有的以圍腰和腰帶的花色區分等等。
哈尼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家庭,這在西雙版納比較嚴格。一般認為多妻不符合哈尼人的習俗,如果婚后多年不育男孩而娶妾則被允許。青年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戀愛,但結婚要征得父母同意,也有一些地區實行包辦婚姻。墨江碧約人有“踩路”訂婚的習慣,就是男女雙方情投意合后,由雙方老人同走一段路,如果在路上沒有遇到兔子等野獸,就算訂婚了。
哈尼族仍然保留著古羌戎父子連名制的傳統,即父親名字后頭的一個字或兩個字作為兒子名字的起頭字,世世代代連續下來。喪葬主要實行火葬。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信仰多神和祖先崇拜,祭祀由巫師“貝瑪”主持。用巫術和草藥治病。西雙版納的哈尼族,每年祭祀象征寨神的“龍巴門”。20世紀初,基督教傳入部分哈尼族地區,佛教也曾在一些地區傳播過,但信教的人不多,影響不大。新中國成立后,上述宗教活動已逐漸減少。
傳統的節日主要有十月節和六月節。哈尼族以農歷十月為歲首,過十月節,就是過新年,節期5~6天,多至半月。六月節在紅河地區稱“苦扎扎”,一般在6月24日前后,節期3~6天。此外,內地和紅河地區的哈尼族群眾同漢族一樣,也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編)
國家民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