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人口為16505人。
民族概況
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境內,少數散居在臨夏回族自治州各縣和青海省的循化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保安族人口數為16505。聚居區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語,屬于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大多數人兼通漢語,通用漢文。“保安”系本族自稱。舊時因信仰伊斯蘭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而被稱為“保安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于1950年根據本族自愿,定名為保安族。
據文獻記載,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今青海省同仁縣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保安”是由地名演變為族名的。一般認為該族是元、明時期以信仰伊斯蘭教的一支蒙古族為主,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族、藏族、土族等而逐漸形成。也有人認為保安族是以四川、陜西等地遷至青海同仁一帶的“回回”人為主發展而來。他們原以駐軍墾牧形式住在同仁境內隆務河兩岸。長期與當地東鄉、撒拉、藏等族交往、通婚,而逐步形成發展為保安族。
明末清初,保安族社會發展,人口增加,當時保安城內“番回”達百余家,城外有四屯,一干余戶,由土干戶統治。雍正七年(1729)土千戶王喇夫違抗清朝,川陜總督岳鐘琪派兵進剿,將保安堡原募“番兵”遣散,改設“把總”,改屬西寧鎮統轄。乾隆二十七年(1762)又隸屬循化營,由蘭州府管轄。同治初年,保安族因受當地喇嘛教隆務寺封建主欺壓,被迫東遷。先在循化居住數年,后又轉徙今甘肅積石山下大河家、劉集一帶定居下來,他們居住的大墩、甘梅、高李等村莊,仍被習慣地稱為“保安三莊”。從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一直處在地方軍閥馬安良、馬步芳等統治下。1930年起,國民黨政府推行保甲制,將該地劃為“兩保”。
社會經濟
保安族聚居區位于甘肅、青海交界的積石山下,北臨黃河,氣候溫和,有豐美的水草。宜農宜牧。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由于封建關系的束縛,其社會經濟發展緩慢。在“保安三莊”占總戶數6.7%的地主、富農卻占有全部耕地的33%以上,并和當地回族官僚、地主共同霸占著大河家地區的大片林地和果園,幾乎壟斷了當地所有水利資源。貧苦農民僅有17%的耕地,而且大部是山根干旱地或貧瘠的河灘地。實物地租是地主對農民進行剝削的主要形式,租率一般在50%以上。高利貸剝削名目繁多,其中被稱為“驢打滾”的月利一般為一分。致使農民負債累累。此外,地主階級還通過雇傭長工、無償勞役、買賣丫環等形式進行剝削和壓迫。由于這種沉重的封建壓榨,保安族地區的農業生產十分落后,糧食畝產不過百斤,人民的生活很苦,加上國民黨政府和軍閥的抓丁派款和苛捐雜稅,致使許多人家破人亡。
保安族以農業生產為主,部分人兼營手工業和副業。他們的農業生產在東遷前已見諸記載,至清雍正初年,保安、撒拉地區,凡有成熟之地,久為恒產。東遷后學習漢、回等族生產技術,耕作采用豆、麥倒茬輪歇制,使用先進的生產工具等,開始大量種植小麥。1949年前,保安族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大麥、豆類、洋芋、蕎麥、胡麥、大黃芥和小辣蘆等。手工業以打刀為主,被稱為“保安刀”,約有100多年的歷史。保安刀的生產以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制作技藝高超,鋒利耐用,精致美觀。著名的“雙刀”和“雙壘刀”的刀把,多用黃銅或紅銅、牛骨壘疊而成,圖案清雅美麗,享有“十樣景”的贊語,譽滿甘肅、青海、西藏等省、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保安族獲得了民族平等和自治權利。1952年在聚居地區大河家、劉集成立保安族民族鄉,1981年9月30日建立了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在自治機關中,保安族領導干部占有相當比例,歷屆全國和省人民代表大會都有保安族的代表。經過社會改革,廢除了宗教中的封建特權和壓迫剝削制度。
40多年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如今的大河家、劉集一帶,水利事業逐年發展,水澆田由建國初期的數百畝發展到七千多畝;興辦了一批鄉、隊企業,“保安刀”的產量迅速增長;沿山坡栽種了大片榆、柳以及花椒、水果、核桃等經濟果木;建立了醫院、供銷社、郵電所;過去只有一所小學,現在中小學在校生超過建國前16倍以上。隊辦小型電站,為各族人民造福。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業生產發展很快,農村集市貿易活躍,人民生活不斷提高。
文化藝術
在長期發展中,保安族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在人民群眾中流傳的民間故事、詩歌、諺語等,內容以敘述民族歷史傳說、青年男女純樸愛情的居多。保安族能歌善舞。絕大多數人能唱民歌“保安花兒”。這種民歌獨具一格,分“保安令”、“腳戶令”、“六六三”等曲調,即興編詞入唱,優美動聽。舞蹈吸收了藏族舞的某些特點,動作節奏鮮明、歡快豪放。男子喜歡奏絲竹樂。造型藝術較豐富,婦女擅長剪紙,家庭木制用具、器皿及保安刀把上刻有十分別致的花紋或繪有色彩絢麗的圖畫。
風俗習慣
保安族人民的風俗習慣明顯地受到伊斯蘭教教規的約束。同時,由于歷史上與鄰近民族長期雜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族文化,特別是回、漢民族的影響。
保安族的家庭,過去多為為家長制的大家庭。現在,已完全被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所取代。家庭中父母為絕對權威,對子女婚姻實行父母包辦。解放前,保安族不與非伊斯蘭民族通婚,而且不同教派之間通婚情況也罕見。習慣早婚。還要取得教主的許可。不過,這種情況現在已有所改變。男方從說婚到結婚,至少要送兩次彩禮,禮金很重。第一次說親時,稱“定茶”;第二次在舉行婚禮前,稱為“干禮”。結婚選在“主麻日”。新娘過門后,三天不吃夫家飯菜,而是由娘家送來。
保安族的的飲食多以小麥、青稞和玉米為主,一般做成饅頭、面條、油香、馓子等;肉食只吃羊、牛肉,忌食血和豬、馬、驢等非反芻動物的肉和血以及兇禽猛獸。
保安族服飾有特殊的地方。男子喜戴號帽(白布圓小帽),穿白衫,套青布坎肩。在節日時戴小禮帽,穿翻領大襟藏式長袍,束腰帶,系腰刀,足登長筒馬靴。婦女多喜穿紫紅、綠色等色彩鮮艷的燈芯絨衣褲。現在,也有許多婦女仿效漢族婦女,頭上系各色紗巾。
保安族人民以村落聚居,住房多為土木結構的低矮平房,房院相互連結,坐落有序,頗具特色。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保安族人民長期以來信仰伊斯蘭教,屬于遜尼派,內部也有老教、新教之分。至于伊斯蘭教何時傳入保安族地區,尚無定論,據文獻記載,在明初保安人中就已有伊斯蘭教徒。但在保安地區普遍接受伊斯蘭教,是在清康熙年間。在老教下分若干支派,兩個主要的支派(門宦):崖頭門宦和高趙家門宦。這種門宦制度實質上是一種宗教封建特權制度。伊斯蘭教在保安地區傳播,特別是伊斯蘭教各門宦通過政治和宗法手段對族內控制,宗教不僅對保安族人民的社會心理和精神生活,而且對保安族的歷史、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面都產生過深刻的作用和影響。
保安族的節日活動,除春節等少數民幾個節日外,幾乎全部節日都屬于伊斯蘭教的宗教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等。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編)
國家民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