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健全文化市場體系
(19)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建設一批文化產業強省、強市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形成文化產業協調發展格局。
——提升傳統文化產業。推進營業性演出單位資產重組,發展演藝經紀商,加強演出協作網絡建設,形成一批大型演藝產業集團。開發具有民族特色、地區特色、健康向上和技術先進的娛樂方式,鼓勵連鎖娛樂企業的發展,推動文化娛樂主題園區的建設。改造傳統的文化創作、生產和傳播模式,延伸文化產業鏈,提升傳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
——打造文化產業發展平臺。發展文化會展業,重點支持覆蓋全國并具有國際影響的文化會展。辦好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和若干個區域性、專題性文化產業博覽會,打造文化信息交流、產品交易和項目合作的平臺。
——發展新興文化產業。積極發展以數字化生產、網絡化傳播為主要特征的數字內容產業。加快發展民族動漫產業,大幅度提高國產動漫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積極發展網絡文化產業,鼓勵扶持民族原創的、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產品的創作和研發,拓展民族網絡文化發展空間。
——促進文化產業規?;⒓s化、專業化。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國家動漫游戲產業基地建設,促進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分工,加快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使之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孵化器。培育和建設電子音像、影視和動漫制作、演藝、會展、文化產品分銷等產業基地。支持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投資和經營,打破地區、部門、行業、所有制界限,不斷拓寬經營范圍,調整經營結構,拓展發展空間,提高經營水平。
專欄5 重點支持的文化會展
|
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中國國際音像博覽會
中國國際網絡文化博覽會
中國國際動漫游戲博覽會
|
(20)培育文化市場主體。著力重塑文化市場主體,提高國有文化企業競爭力,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
——加快國有文化企業公司制改造。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對有條件的企業,實施股份制改造。保持和發揮國有文化企業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
——推進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按照“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的要求,在清產核資、界定產權歸屬的基礎上,逐步轉制為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做好勞動人事、社會保障的政策銜接,按照“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的原則落實相關政策,妥善安排富余人員。
——鼓勵和支持國有文化企業開發市場占有率高的原創性產品,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培育一批符合現代企業制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文化創新能力、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鼓勵支持中小文化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
——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平等競爭機會,加強和改進服務,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政策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引導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健康發展。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的方向,鼓勵非公有制資本進入文藝表演團體、演出場所、博物館、展覽館、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藝術教育與培訓、文化藝術中介、旅游文化服務、文化娛樂、藝術品經營、動漫和網絡游戲、電影院和電影院線、農村電影放映以及音像制品分銷等領域。非國有經濟投資的文化產業項目和文化場館,在市場準入、土地使用、信貸、稅收和上市融資等方面,享受與國有經濟同等待遇。制定扶持農村文化經營單位和個體經營者的經濟政策,簡化對農村個體工商戶和民營文化企業的登記審核程序。
(21)健全文化市場體系。打破條塊分割、地區封鎖、城鄉分離的市場格局,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
——加強文化產品市場建設。重點培育音像制品、演出娛樂、影視劇、藝術品等文化產品市場,培育和規范以網絡為載體的新興文化市場,大力培育和開拓農村文化市場。
——加強文化生產要素市場建設。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本市場,拓展文化產業投融資渠道。建立文化行業人才庫、人才評價體系,促進人才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動。發展文化經紀代理、評估鑒定、信息咨詢等中介服務機構。加強執業培訓,推行資格認證制度。制定和完善文化中介機構的管理辦法,規范中介行為,提高服務質量。
——發展現代流通組織和流通方式。建立以大城市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貫通城鄉的文化產品流通網絡。建設演出協作網絡、音像市場網絡和電影院線,在大中城市推廣票務連鎖服務。建設輻射全國的區域文化產品物流中心,鼓勵跨越區域、管理規范、技術先進、服務優質的現代文化產品物流企業發展。積極發展面向消費者的文化電子商務模式,構建網絡文化產品和文化生產要素交易平臺,推進文化企業信息化建設,建立完善文化行業信息資源共享和在線交易信用機制。
——建立健全市場行業組織。制定行業規范,發揮演出行業協會、音像行業協會、娛樂行業協會、網絡文化行業協會、藝術品經營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在市場協調、行業自律、服務維權等方面的作用。到2010年,完成文化領域各種行業組織的建設和改造,實現政府部門與行業組織分開。
(22)構建文化市場管理長效機制。通過規則的完善和嚴格執行,建立依法經營、違法必究、公平交易、誠實守信的市場秩序,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建立健全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構建統一、高效、便捷的文化市場管理信息網絡,建立文化企業信用檔案和文化市場信用制度,擴大誠信企業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建立中國當代藝術品信息、國產音像制品出口、演出市場數據庫,推廣藝術品登記認證制度。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支持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專利申請、商標注冊,嚴厲查處盜版、非法出版、非法營銷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積極推進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重點加強縣級文化市場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
(23)發展對外文化貿易。大力扶持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演出展覽、民族音樂舞蹈和雜技等產品和服務的出口,支持動漫游戲、電子出版物等新興文化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提高出境文化產品與項目的數量和質量,做大做強對外文化貿易品牌。重點發展15家左右有實力的出口音像企業,培育對外文化中介機構,在海外發展3—5家大型跨國演展中介公司。支持國內文化企業與國際知名演藝、展覽中介機構或經紀人開展合作,向規?;?、品牌化方向發展。實施海外商業拓展計劃,鼓勵在境外興辦文化實體。努力打造一批外向型骨干文化企業和知名民族文化產業品牌。到2010年,我國文化產品的出口大幅度增長,文化貿易逆差明顯縮小,文化貿易成為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重要增長點。
(24)加強文化產品進口管理。做好音像制品、美術品和演出項目進口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工作。繼續對文化產品進口實行特許經營,對經營單位實行文化產品進口經營許可證制度,并按有關規定對進口經營單位實行年檢制度,并按照控制總量、合理布局和優化結構的原則進行整頓。加強對進口音像制品、美術品、演出項目、網絡游戲等文化產品內容的審查,特別要注重面向未成年人的內容審查,嚴厲查處非法進口和進口含有色情、暴力、恐怖等有害內容的文化產品。對違規進口文化產品的,視不同情況進行處罰。
專欄6 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重點項目
|
文化產業項目服務工程——通過建立文化產業項目資源庫、文化產業投資指導目錄、文化產業項目投資服務平臺、文化產業項目推介管理系統和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等,培育市場潛力巨大、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文化產業項目,充分發掘和利用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產業優勢,促進我國文化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文化產品出口扶持計劃——通過開展商業演展產品出口獎勵,表彰在演展文化產品開發、出口方面取得優秀績效的中國文化企業。重點扶持具有中國特色、在國際文化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文化產品。繼續實施國產音像制品“走出去”工程,推動音像企業開發適合國際市場的音像節目,獎勵優秀出口企業,資助重點出口項目和海外推廣活動。
全國文化市場監控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建設全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管理系統、全國卡拉OK內容監管系統等,推進文化市場電子政務工作。
文化行業標準體系建設——制定一批涉及安全、工藝、功能、檢測技術規范和標準,基本完成演出場所、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市場、社會藝術教育、樂器等方面的技術標準和服務標準的制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