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高三學生小文(化名),以汶川縣威州中學學生的身份被評為“抗震救災優秀學生”,并獲得了免試上復旦大學的資格。此事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威州中學200余名師生聯名舉報,因為小文根本不是威州中學的學生。
昨日,阿壩州教委解釋說,以威州中學學生身份上報屬于筆誤,小文獲得免試上大學的資格也與其是否屬于威州中學學生無關。昨日記者還發現,在四川省教育廳和國家教育部的網站上,“抗震救災優秀學生”小文的學校,也由此前的威州中學改成了其就讀的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
[事件起因]
優秀生名單里出現外校學生
據了解,在參加抗震救災優秀學生評選中,汶川縣威州中學一共上報了三名學生:高二學生小萬、高三學生小蔡和小馮。在阿壩州教委下發的入選名單中,前兩者當選,小馮被小文取代,而小文卻不是威州中學的學生。
據新京報報道,威中高三學年組組長李軍說,校方對小文出現在該校抗震優秀生名單中,感到震驚。學校當即向縣教育局匯報了此事,而且該校200余名師生還寫了聯名信進行舉報,要求嚴查。舉報者認為,小文獲此殊榮是其當小學校長的父親利用關系爭取到的,有利用職權舞弊之嫌。
[小文父親]
評選過程自己從未參與
昨天下午,晨報記者聯系上了小文的父親、威州師范附小校長黎安林。他透露說,小文是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高三(2)班學生,地震前的5月11日回到戶口所在地汶川,并住在威州師范附小的家里。地震發生后,小文參加了救災,幫助救災人員引路、從救災車上搬運物資等,這些都是事實。
在黎安林看來,事件的起因是汶川縣和阿壩州教育部門要求威師附小所在的救災點提供地震中個人的先進事跡,威師附小負責宣傳的吳莉敏老師就將小文的事跡上報縣和州的教育局。“我可以肯定地說,在簡報中根本就沒有威州中學兩個字。”黎安林告訴記者,地震后汶川回成都的公路中斷了,小文為了能正常復習,就在汶川當地的威州中學借讀了一段時間,可能就是因為這段時間的借讀經歷,造成了后來被教育部門當作威州中學學生上報的結果。另外,黎安林還向記者強調說,在評選過程中,沒有任何部門聯系過他或者向他了解小文的情況。
[阿壩州教委]
以“威州中學”名義上報是筆誤
昨天下午,晨報記者采訪了負責調查此事的阿壩州教委監審科科長黃國躍,黃國躍告訴記者,小文作為威州中學學生上報,是州教委向州文明辦傳遞過程中出現的筆誤。
“最初的材料是以威師附小的名義報上來的。”黃國躍說,小文的材料報給汶川縣教育局和阿壩州教委,為了參評“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不過小文并未評上。黃國躍告訴記者,阿壩州教委還另外向四川省教育廳上報過參評“抗震救災優秀學生”的名單,但這個名單中并沒小文。黃國躍認為,小文的材料通過州文明辦上報省文明辦,而省文明辦、團省委和省教育廳共享了這些材料,因此,原本落選“英雄少年”稱號的小文,才會又被評為“抗震救災優秀學生”。
根據上述調查,阿壩州教委認為威州中學的舉報沒有依據,調查組仍然保留小文“抗震救災優秀學生”的稱號。阿壩州教委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表示,如果當初小文的上報材料不被誤寫為威州中學學生,也就不會發生被聯名舉報的事情。
[復旦大學]
待教育部確認后發通知書
昨天下午,記者就此采訪了小文被保送就讀的復旦大學招生辦。招生辦主任鄭方賢表示,教育部發給復旦的“抗震救災優秀學生”名單中的確有小文的名字,但具體招生情況他們還會等待教育部調查并通知后進行展開。
另外,鄭主任還告訴記者,傳聞中小文已經獲得了復旦的錄取通知書實屬謠傳,目前復旦尚未發出任何一張錄取通知書。 (來源:新聞晨報;楊育才 刁侃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