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第一章 建設教育強省 實現教育現代化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堅持分類指導、分區規劃、分步推進,以建設教育強省、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目標,以育人為本、實施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以促進教育公平為重點,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動力,著力完善現代教育體系,著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著力建設人力資源強省,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二)工作方針
優先發展。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教育強省、實現教育現代化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部署,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精力、更大的投入發展教育事業,真正做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建設優先滿足教育發展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
育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成長規律,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著力培養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促進公平。堅持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健全覆蓋城鄉的現代教育體系,公共教育資源向經濟薄弱地區、農村地區、薄弱學校傾斜,重點推進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縮小城鄉、校際教育發展差距,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加強早期教育,普及特殊教育,完善并落實困難群體子女就學扶持政策,讓人民群眾共享教育改革發展成果。
改革創新。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強大動力,深化教育管理體制、辦學體制、招生考試制度和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學校管理機制、教育投入體制和教育評價制度。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鼓勵基層和學校大膽探索、先行先試。進一步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引進海外優質教育資源,借鑒世界先進教育理念和管理經驗,加快培養國際化人才,提高教育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能力,增強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提高質量。堅持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著力推進教育發展從注重外延擴張向注重內涵提升、從注重硬件建設向注重軟件建設轉變,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
服務社會。堅持“三個面向”,瞄準世界教育先進水平,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著力提升人力資源開發水平。完善知識創新和知識服務體系,推進教育與科技、經濟緊密結合,增強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文化引領能力,著力提升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
(三)戰略目標
適應“兩個率先”戰略部署,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學發展,到2015年,教育發展規模、教育質量、教育投入、教育貢獻度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率先建成教育強省;到2020年,教育發展主要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學習型社會和人力資源強省。
實現更高標準的普及教育。學前三年教育全面普及,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9%以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95%以上,普通高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60%以上。公民受教育程度顯著提高,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2.2年,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25.8%,新增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達15年以上,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年參與率達60%以上,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完備。
提供更為豐富的優質教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學前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互通,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銜接,形成開放靈活、選擇多樣的人才培養“立交橋”。教育公平得到保障,素質教育全面推進,創新人才培養水平顯著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增強,優質教育資源總量擴大,省定優秀標準學校達80%以上,學生、社會對學校的滿意度達90%以上。
建成更加先進的教育設施。學校基礎設施、教育技術裝備特別是信息化程度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能力明顯增強,各級各類學校全面實現多媒體教學。數字化教育資源有效開發,全省教育基礎信息數據庫、教育基礎信息系統、教育信息服務平臺全面建成。覆蓋所有學校、便利全體學生和公民學習的先進信息技術設施及應用體系不斷健全,國家教育信息化標準達標率提高到90%以上。
構建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教育體制機制全面建立。辦學體制逐步優化,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加快推進,政府依法管理、學校自主辦學機制不斷健全,學校對政府管理和服務的滿意度達90%以上。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教育投入機制更趨完善。教育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廣泛開展,教育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實施更有成效的社會服務。各級各類教育布局結構進一步優化,與人口總量結構變化相協調,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要求相適應,人才培養基本滿足現代化建設需要。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大幅提升,形成一批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水平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成效顯著,高校應用研究開發成果轉化率達到80%以上。
表一:2020年江蘇教育發展(教育現代化)主要指標
1.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 98%以上
2.義務教育鞏固率 99%以上
3.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 95%以上
4.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60%以上
5.留學生占普通本科高校在校生比例 5%以上
6.高校應用研究開發成果轉化率 80%以上
7.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 70%以上
年終就業率 90%以上
8.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年參與率 60%以上
9.國家教育信息化標準達標率 90%以上
10.達到省定優秀標準的各級各類學校比例 80%以上
11.新增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 15年以上
12.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2.2年
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 25.8%
13.學生、社會對學校的滿意度 90%以上
14.學校對政府管理和服務的滿意度 90%以上
15.財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預算支出比例 高于中央核定比例
16.全社會教育投入增長比例 高于GDP增長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