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在山東東營建大型石油基地
山東一直是國內地方煉油企業(簡稱“地煉企業”)最集中區域。但不久的將來,當地如蜂聚蟻集般的地煉版圖或許將出現一輪重組。
上海證券報記者從山東省政府獲悉,國內第三大石油集團——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近日與該省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其中明確提到,雙方將在整合地方煉油企業等方面深入開展合作。
“在國際油價破百的大背景下,山東地煉正面臨一個大轉折。”資深石油專家韓學功教授昨天告訴上海證券報,由于批零倒掛嚴重,地煉企業在油價高企時往往只能通過停業來規避虧損。但這樣一來,國內成品油供應就受到威脅。而國有煉廠則必須承擔社會責任,不能隨便停業。因此,從政府角度看,讓國企整合地煉并使之滿足國內成品油市場需求是一大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國有石油巨頭第一次擠入山東地煉的“版圖”。以剛剛完成中間交工的中石化青島大煉油工程為例,有報道稱,當初中石化和山東有關方面在談判時就曾約定,一旦中石化在青島建立1000萬噸的大煉油項目,山東就應提供一個較好的市場環境,也就是說,要將山東省內的地煉項目關閉1000萬噸。
作為地煉大省,山東的地煉廠商一直是三大石油集團之外一個重要的成品油供應來源,同時也是系統外油價的主要風向標。但相對國有煉廠來說,山東地煉油品質量較差、浪費嚴重、供應不穩定也長期為業界所詬病。有報道曾引用山東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的話指出,“在看到小煉油上繳的大量利稅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小煉油的生產工藝及技術水平的低下以及粗放生產對原油資源的嚴重浪費。”
“從產業政策的角度看,山東很多地煉本身都在被取締之列。整合地煉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而當前國際油價的持續高燒無疑給整合提供了契機。”韓學功說。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青島大煉油項目獲批之前,山東當地一些規模較大的地煉企業就啟動了產業結構調整,逐步壓縮成品油比例,并加大深加工之后的化工品份額。以去年在海外上市的山東菏澤東明石化為例,該公司正在向附加值高的化工行業轉型,并制定了油化并舉、油頭化尾,大力發展氯堿化工(8.60,0.31,3.74%,股票吧)、精細化工的發展新戰略。“另外,中海油也希望借此拓展下游業務。畢竟,要成為一家國際化的大能源公司,就必須走上下游一體化的道路。因而,此舉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兼備。”韓學功表示。
據悉,中海油還承諾,旗下煉化公司將在山東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100萬噸原油、成品油倉儲罐區和物流園區項目,在東營港臨港產業區規劃建設面積30平方公里的中海油工業園,建設原油和成品油倉儲基地、煉化一體化基地、精細化工基地以及渤海油田專業服務和海洋工程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