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特別是近50年來全球氣候驟然升高,這種變化是自最后一個冰期結束至今不曾發生的。剛剛在印尼巴厘島閉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3次締約方大會,通過了缺少“減排指標”這一最實質項目的“巴厘島路線圖”。這意味著,一直到2012年“后京都時代”來臨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都將一直是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話題。
全球氣候變暖使得冰山、冰川融化,入海徑流量增加,海平面上升,海水鹽濃度降低。而我國在此方面受到的影響也很明顯,我國海岸帶及沿海地區已經遭受危害,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我國新近頒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已從國家層面將易受海平面上升等災害影響的海岸帶及沿海地區列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
全球氣候持續變暖中國海洋經濟正在遭受沖擊
國家海洋局發展戰略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鄭淑英告訴記者,近50年來,我國沿海海平面以每年2.5毫米的速率上升,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的40%。
“2006年,我國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平均海平面高71毫米,預計2016年,我國沿海海平面將比2006年上升31毫米。”鄭淑英說,海平面上升將直接引發風暴潮災發生的頻率增大,災害強度加大,同時加重海水倒灌、海岸侵蝕等災害影響,直接導致沿岸陸地被淹、海島面積縮小。
數據顯示,2001年到2005年,我國沿海地區風暴潮災發生67次,比1996年到2000年的30次增加1.2倍,直接經濟損失610.86億元人民幣。
海岸侵蝕逐年擴大是海平面上升對我國沿海地區造成的第二個影響。2003年和2006年,國家海洋局對全國重點岸段海岸侵蝕調查的結果顯示,大部分岸段的侵蝕速度仍在加快。
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海洋經濟與科技研究室主任劉容子表示,近年來,由于缺少合理岸線利用規劃,人工岸線遍地開花,自然岸線加速減少,生態防護功能降低。目前,天津市的自然岸線已經全部消失,海岸線均為海擋、堤壩、碼頭等人工岸線;河北省20多年,平均每年減少海岸線八公里,速度極其驚人。
“我國84個規模在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9個分布在沿海地區,然而沿海地區及沿海城市人均水資源量大部分低于500立方米,其中天津、上海、大連、青島、連云港等城市甚至低于200立方米,屬于嚴重缺水城市。”鄭淑英說,大段的海岸侵蝕導致了沿海公路被毀,農田、防護林和貼岸建筑受損嚴重。
據預測,未來3到10年,我國全海域海平面相對于2006年平均海平面將上升9到31毫米。
鄭淑英認為,在這種形勢下,海平面繼續上升,風暴潮災等災害強度、發生概率增加與海岸帶及沿海地區人口、經濟密度增長相互作用,致災程度、影響范圍都必然會加大。
地區經濟產業結構工業化海域受污范圍擴大
沿海地區已經成為我國的基礎產業帶,但與此同時,海岸線海洋資源利用不合理、重大項目布局雷同、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陸源污染物排放增加,近海海域污染危機加重等問題也同時凸顯。
劉容子說,環渤海地區表現的最為突出,整個環渤海海岸開發利用程度均較高;特別是渤海北部沿岸開發利用已經處于過度狀態;西南岸段略低。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技術經濟研究室工程師吳姍姍表示,2005年,環渤海地區15個沿海地級市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927.54億元,產業結構比中,第二產業比重接近60%。大連、錦州、秦皇島三市的地區產業結構為三、二、一型;其他沿海地市產業結構均為二、三、一型;盤錦、大港、東營三地的第二產業比重高達80%多,且均以重工業為主。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通過主要入海排污口排入渤海的各種污水量占全國主要入海排污口排放入海總量的32%;各類污染物質70多萬噸,占全國入海污染物質總量的47.7%。我國四個海區中,渤海沿岸超標排放的排污口比例最高,達90.4%。
“渤海是個半封閉的內海,完成整體水體交換需要30年或更長時間。”劉容子說,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以及水體交換周期長兩大主導因素,造成渤海受污染面積持續增加。
劉容子等海洋專家對此表示憂慮,她說,隨著環渤海地區“十一五”規劃的實施,人口膨脹和沿海重化工業的持續快速發展,陸源污染物將大量排放到渤海這個“天然的垃圾場”,不難想像,隨著時間推移,形勢已經異常嚴峻的渤海將面臨“人工污池”的境地,海洋生物演替、退化、甚至消失,素有“魚倉”美譽的渤海“荒漠化”甚至“死海”危機已經潛伏,將直接影響包括首都北京在內的環渤海廣大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據統計,1990年至2006年渤海海域共發生赤潮100多起,累計面積達4萬多平方公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節能減排力度加大新興海洋產業逐漸形成
目前,我國已經開始全國范圍內的節能減排,并加大了沿海污染的治理力度,與此同時,我國新興海洋產業逐漸形成。
目前,我國海洋經濟區域分布與全國區域經濟中心格局相一致,在沿海地區基本形成三大海洋經濟區,即:環渤海海洋經濟區、長三角海洋經濟區和珠三角海洋經濟區。
查閱歷年區域海洋經濟總產值統計數據可以發現,2006年,環渤海海洋經濟區的海洋產業總產值已占到三大海洋經濟區的39%,占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的32.7%,其地位和作用呈逐年上升趨勢。位居前列的海洋產業主要是海洋漁業、濱海旅游業和海洋油氣業。
據吳姍姍介紹,環渤海三省一市的海洋產業發展在全國各省市中是相對全面、有規模、成氣候的。從海洋產業體系角度分析,沿海11個省、市、自治區均不同程度地形成相對完整的海洋產業體系,主要海洋產業門類均超過傳統的7個,其中,山東省的海洋產業門類最為齊全,超過12個;廣東、浙江緊隨其后,也超過12個;河北、江蘇11個;天津、福建、海南10個;廣西9個;遼寧、上海8個。
從環渤海地區各主要海洋產業對全國的貢獻分析:全國的海洋鹽化工和海洋化工業幾乎全部集中于環渤海地區,海鹽業是這一地區的第二大海洋產業,占全國的60%以上;海洋醫藥業也是這一地區的主要海洋產業,全國海洋醫藥業總產值的接近60%源自這里;此外,渤海地區還是全國海洋油氣工業的重點區域,50%以上的海洋油氣工業經濟貢獻出自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