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1日-2日,“2013’新興經濟體經濟政策論壇”暨第78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在海口隆重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增長、轉型、改革——未來10年的新興經濟體”。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開幕式上作主旨演講。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魏博 拍攝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11月1日訊 (記者 魏博) 2013年11月1日-2日,“2013’新興經濟體經濟政策論壇”暨第78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在海口隆重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增長、轉型、改革——未來10年的新興經濟體”, 深入討論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其迫切需要推進的轉型、創新與改革。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開幕式上作主旨演講。他指出,長期形成的投資主導、政府主導、競爭性地方政府“三位一體”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成為增大經濟矛盾和經濟風險的體制因素。能不能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實質性轉型,盡快步入公平可持續增長的軌道,是對下一步改革的重大考驗。
第一,投資主導的增長方式難以為繼,轉型改革的首要任務是推動消費主導的投資轉型,實現投資與消費的動態平衡。經濟轉型不是要不要投資的問題,也不是一個投資多寡的問題,而是讓市場規律充分發揮作用,使投資結構與社會需求結構相適應,減少和停止低效、無效投資,增加和擴大適應市場需求變化趨勢的投資,重點是加大人口城鎮化的相關投資和服務業領域的投資,以調整國有資本配置為重點,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
第二,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為繼,轉型改革關鍵在于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全面激發市場活力。市場經濟發展中不是政府作用不重要,政府作用十分關鍵。問題是要把政府的有效作用建立在市場基礎上,在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以全面激發市場活力。
第三,競爭性地方政府的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為繼,轉型與改革重在改變增長主義傾向,加快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競爭性地方政府的經濟增長方式不改變,盡管在短期內仍然可以拉動GDP的較快增長,但會為中長期發展埋下更大的經濟隱患和經濟風險。應盡快形成以公共服務為導向的中央地方財稅體制,改變總量導向的財稅體制;把推動農地物權化改革作為規范地方政府行為的重點,賦予農民具有物權性質的土地使用權,使其在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可流通、可轉讓、可抵押,盡快讓土地這個“第二財政”退出歷史舞臺;形成規范地方政府行為的制度約束。
據了解,2013新興經濟體經濟政策論壇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與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合作,論壇邀請亞洲轉型國家的政府官員和改革發展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進行深入探討交流,給新興經濟體智庫提供了一個共同應對挑戰、相互借鑒、深化合作的高層平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