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二、2013年工作思路和重點
2013年,是深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深圳時,要求我們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努力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深化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學發展的實驗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為深圳經濟特區新一輪發展明確了目標,指明了方向。
當前,外部形勢錯綜復雜,全球經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低速增長的態勢仍將延續,主要經濟體需求疲軟,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明顯抬頭,美日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和歐債危機深化的影響不可輕視。國內面臨著增長速度放緩、結構調整難度加大和轉型升級更加迫切等問題,但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作用顯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積極因素增多。我們既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更要有敏銳的機遇意識,善于在全球大背景下、全國大發展中謀劃深圳的未來,發現機遇、搶抓機遇、用好機遇,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在深化改革開放中實現新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緊緊圍繞主題主線,牢固樹立“深圳質量”理念,始終堅持有質量的穩定增長、可持續的全面發展,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實現改革開放新突破,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打造綠色低碳新優勢,開創社會建設新局面,提升文化發展軟實力,強化全國經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引領作用,加快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建設,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深圳質量”是我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有質量的穩定增長、可持續的全面發展是“深圳質量”的本質要求,必須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和全過程。
有質量,就是堅持質量第一,以質取勝,把有質量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取向,以質量引領發展,以質量提升核心競爭力,以更少的資源消耗、更低的環境成本,創造更多更好的發展成果,形成創新能力強、經濟效益好、城市功能優、文明程度高的發展態勢,打造質量型增長、內涵式發展的新格局。
穩定增長,就是尊重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準確把握深圳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深刻認識我市經濟已由高速增長期進入平穩增長期,以科學合理的發展速度,為加快轉型升級留有空間,為增強創新能力創造條件,為應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贏得主動,實現增長方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實現更長時期更高質量的穩定增長。
可持續,就是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的理念,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牢固樹立科學求實的作風,既立足當前,更著眼長遠,率先確立可持續的體制機制和政策導向,以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實現城市的永續發展。
全面發展,就是堅持“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統籌協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經濟更發達、城市更美麗、文化更繁榮、社會更和諧、生活更幸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的全面進步。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本市生產總值增長9%;萬元GDP能耗和水耗分別下降4.25%和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保持同步增長,城鎮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重點做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著力加快轉型升級,實現更高質量的持續健康發展。轉型升級是事關深圳前途命運的一場硬仗,當前的產業轉型就是未來的有質量增長,無論經濟形勢多復雜,困難和壓力有多大,轉型升級的方向不能變,步伐不能停,力度不能減。一是以培育優質增量引領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爭取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加快23個產業基地和集聚區建設,安排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30億元,扶持項目1000個,發展一批龍頭企業,力爭全年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超過1.5萬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30%左右。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強化金融中心功能,打造財富管理中心和股權投資基金集聚地。加快建設平安保險、太平保險、招商證券等18座金融總部大廈,新引進金融機構15家以上。繼續支持順豐、朗華等物流企業做大做強,推動物流產業集約化、高端化、網絡化和國際化。大力發展工業設計、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推進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市、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和中國軟件名城建設。進一步優化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支持專、精、特、新的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啟動未來產業培育計劃,在海洋經濟、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領域搶抓新的機遇。二是以優化存量推動轉型升級。安排20億元專項資金推動轉型升級。根據各區域產業結構和發展階段的差異性,因區施策。加快創新型產業用房建設、舊工業區改造,實施特色產業園培育工程,提高產業集聚化發展水平。加大技術和品牌創新力度,大力發展都市時尚型產業,推動服裝、鐘表、黃金珠寶等產業高端化,打造更多國內外知名品牌。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提升裝備制造、汽車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國際競爭力。三是以高質量投資帶動轉型升級。落實國家促進民間投資“新36條”,促進投資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強化重大項目和上市企業用地保障,加快建設華為控股全球總部和百度、阿里巴巴國際總部、長安標致雪鐵龍汽車等重大產業項目,推動壩光片區國際生物產業園、大沙河創新走廊、梅林電子商務產業帶、華大基因生物產業基地建設。四是以擴大內需促進轉型升級。抓住消費升級機遇,擴大深圳品牌影響力,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發揮“深商e天下”電子商務平臺作用,積極發展服務消費、虛擬消費等新興業態。優化本地消費環境,推進羅湖國際消費中心、福田中央商務區等核心區域建設,大力培育推廣“深圳購物”、“深圳美食”。抓住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的機遇,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加快技術、產品和服務外溢,擴大經濟發展腹地。
(二)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加快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核心推動力,是實現質量型增長的戰略支撐。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加快建設創新環境優、創新能力強、創新效益好的國際創新中心。一是不斷夯實創新基礎。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力爭達到3.9%。加快深圳國家基因庫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的作用。推進公共技術平臺建設,吸引更多科研機構落戶深圳,新增各級創新載體100家以上。加快培育新型研究機構,促進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和科技成果產業化能力雙提升。二是積極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力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基因工程、超材料等優勢領域,取得核心技術新突破。加強產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支持骨干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組建研發平臺,更多地承擔和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點技術攻關。全年組織實施50項以上高技術重大攻關項目。三是全方位優化創新生態。在關鍵領域組建一批產學研資聯盟,推動協同創新。強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推動開放式創新。促進科技與金融緊密結合,推動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投基金,爭取新三板試點。加快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建設,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構建專業化、網絡化的專利服務和標準服務體系。創新科技管理體制,完善科技創新評價體系。辦好第十五屆高交會。四是全力構筑創新人才高地。完善人才發展機制,高水平培養和高質量引進并舉,集聚一批具有世界水準的科技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復合型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深入實施“孔雀計劃”,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團隊10個以上。進一步優化人才服務體系,全面實施人才安居工程。